|
首页 ![]() |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成都万象城项目(五) |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成都万象城项目(五)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为成都万象城量身定制了以“体验升级、数字赋能、资产优化”为核心的破局路径,通过五大战略工程与系统性落地策略,旨在将其重塑为西南领先的“高端体验+智慧服务”生活方式枢纽,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范本。全文共1009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成都万象城运营提升与资产优化实操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五大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提升策略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三)品牌矩阵构建:从 “单一品牌” 到 “矩阵协同” 的价值共生 1. 核心逻辑:构建 “核心品牌压舱 + 特色品牌破圈 + 孵化品牌储备” 的三级矩阵,2024 年目标矩阵品牌贡献总销售额的 90%、总客流的 85%,形成 “短期有业绩、中期有亮点、长期有潜力” 的品牌生态。 2. 具体矩阵构成:三级矩阵 + 协同机制 2.1核心品牌矩阵:项目 “压舱石”,保障基本盘 定位:筛选 “高知名度、高客流带动、高忠诚度” 的品牌,2024 年目标核心品牌 30 家,贡献总销售额的 50%、总客流的 40%; 矩阵清单(2024 年):
运营策略:为核心品牌提供 “优先铺位 + 专属营销”,如将 Ole' 布局在 B 馆一层核心位置(靠近家庭客群入口),每年为核心品牌策划 2 次专属促销活动(如 “Coach 会员日”)。 2.2特色品牌矩阵:项目 “破圈点”,打造差异化 定位:引入 “稀缺性、网红属性、本土特色” 的品牌,2024 年目标特色品牌 40 家,带动社交媒体曝光量年超 1 亿次,吸引跨城客群; 矩阵清单(2024 年):
运营策略:为特色品牌提供 “流量扶持”,如在项目官方抖音为网红品牌制作 “探店视频”,平均播放量 50 万 +;为本土品牌设置 “文化体验区”,如蜀绣生活店配备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 2.3孵化品牌矩阵:项目 “未来力”,储备可持续资源 定位:与 “初创期、高潜力” 的新兴品牌合作,2024 年目标孵化品牌 15 家,成活率 90%,3 年内培育 5 家区域知名品牌; 孵化支持体系:
成功案例:2023 年孵化的 “蜀绣生活”,通过免租期、文旅资源对接,6 个月内月销售额从 10 万元提升至 40 万元,2024 年目标升级为 “西南首店”,年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 2.4矩阵协同机制:实现 “1+1>2” 会员协同:打通矩阵内品牌会员体系,如项目会员在 Coach 消费可累积积分,积分可在 Ole' 兑换商品,2024 年目标会员跨品牌消费率提升至 35%; 营销协同:策划 “矩阵品牌联动活动”,如 2024 年 “万象生活节”,核心品牌(Ole')+ 特色品牌(霸王茶姬)+ 孵化品牌(蜀绣生活)联合促销,目标活动期间销售额增长 40%; 数据协同:建立 “品牌数据共享平台”,矩阵内品牌可查看客群跨品牌消费行为(脱敏),如 Ole' 可查看在奈尔宝消费的家庭客群偏好,优化儿童食品品类,2024 年目标品牌数据使用率达 80%。 (四)各楼层品牌及租金规划 1.核心定位 以 “演艺商业双驱动” 为核心,围绕三大客群分层需求 ——核心演艺客群(22-45 岁,观演需求:演出配套消费、社交打卡)、主力家庭客群(25-40 岁,孩子 3-12 岁,需求:亲子体验、家庭聚餐)、高端商务客群(35-50 岁,年消费 15 万 +,需求:商务宴请、品质奢享),构建 “楼层主题锚定演艺、业态承接观演客流、品牌联动 IP 价值” 的商业布局,最终实现 “演艺引流、商业变现、资产增值” 的闭环目标。 2.规划原则 演艺动线融合:强化地下 1 层(B1)至地上 5 层(L5)与 12000 座演艺场馆的动线衔接(如专属连廊、指引系统),确保观演客群向商业楼层转化率≥60%; 业态演艺联动:各楼层业态围绕 “观演前(休憩、伴手礼)、观演中(周边零售)、观演后(宴请、休闲)” 场景布局,避免同质化(如 L4 餐饮承接演后宴请、B1 零售承接演前即时消费); 租金弹性适配:针对演艺关联业态(如周边零售、剧场配套)采用 “保底 + 扣点 + 演出分成” 模式,非关联业态采用 “保底 + 扣点”,兼顾品牌培育与项目收益; 运营智慧化:融入 “演艺票 - 商业券” 联动系统、观演客流热力分析工具,提升客群体验与运营效率。 3.各楼层详细规划 地下 1 层(B1 层):演艺衍生 + 潮流生活 —— 观演客群即时消费主场 主题定位 “西南演艺衍生消费枢纽”—— 聚焦 22-35 岁年轻观演客群及周边通勤人群,打造 “演艺周边零售 + 潮流快消 + 深夜食堂 + 即时便民” 的复合型空间,承接演艺散场后 1-2 小时黄金消费时段,兼顾日常便民需求。 品牌组合规划
租金水平与模式
关键运营策略 动线衔接:设置 “演艺散场专属通道”,从演艺场馆出口直达 B1 深夜食堂与周边零售区,减少动线交叉; 智慧联动:打通演出票务系统与 B1 业态,购票用户可获 “B1 消费满 100 减 30 券”,目标核销率≥50%; 场景营造:在演艺周边零售区设置 “演出海报墙”“明星手印互动区”,吸引客群打卡,目标社交平台曝光量月均 10 万 +; 夜间运营:演后 1 小时(21:00-22:00)开通 “B1 快速结账通道”,加派导购,缩短客群排队时间(目标结账时长≤5 分钟)。 (二)地上 1 层(L1 层):轻奢精品 + 演艺 IP —— 高端客群品质消费阵地 主题定位 “西南演艺轻奢体验枢纽”—— 聚焦 35-50 岁高端商务客群及高净值观演客群(如话剧、音乐剧观众),打造 “国际轻奢 + 演艺联名精品 + 高端美妆 + 商务配套” 的高端空间,承接跨城观演客群的品质消费需求。 品牌组合规划
租金水平与模式
关键运营策略 VIP 专属服务:设置 “轻奢 - 演艺” 双 VIP 通道,会员可享 “演出票优先购 + 轻奢专属折扣”,目标 VIP 会员数 5000 人,消费占比 60%; 联名活动:每季度举办 “轻奢 + 演艺” 联名活动(如 Coach× 音乐剧限量款首发),每场吸引高端客群 300-500 人次,带动销售额增长 25%; 妆造联动:丝芙兰推出 “观演妆造套餐”(化妆 + 发型 + 门票折扣),目标套餐月销量 1000 份,带动美妆与演出票双消费; 停车保障:VIP 会员观演可享 “免费停车 + 专属代泊”,减少高端客群出行顾虑,目标会员复购率≥70%。 地上 2 层(L2 层):时尚女装 + 演艺文创 —— 女性客群品质空间 主题定位 “西南演艺文创时尚馆”—— 聚焦 25-40 岁女性客群(核心家庭客群中的母亲群体、高净值女性观演客群),打造 “时尚女装 + 演艺文创 + 美学体验 + 轻食休憩” 的沉浸式空间,承接 L1 层高端客群 “轻奢下探” 需求,联动 L3 层家庭客群 “亲子后休闲” 需求。 品牌组合规划
租金水平与模式
关键运营策略 跨楼层联动:推出 “妈妈美学日”——L3 层托管孩子的家庭客群,可获 L2 层 “女装试穿 + 文创体验 + 咖啡休憩” 套餐(含 50 元无门槛券),目标带动周末客流增长 30%; 文创 IP 联动:文创店与演出联动,如 “购买话剧票赠文创书签”“文创消费满 500 元赠演出折扣券”,目标联动转化率≥20%; 智慧体验:女装区设 “AI 试衣镜”(支持虚拟试穿 + 搭配推荐),文创区设 “AR 文创预览”(扫描商品看演艺关联场景),目标试穿转化率从 20% 提升至 35%; 美学活动:每月举办 “花艺沙龙”“设计师分享会”,联合 Venchi 推出 “女装消费满 1000 元赠冰淇淋券”,提升客群粘性。 地上 3 层(L3 层):亲子体验 + 儿童演艺 —— 核心家庭客群专属空间 主题定位 “西南亲子演艺体验中心”—— 聚焦 25-40 岁核心家庭客群(孩子 3-12 岁),打造 “亲子体验 + 儿童演艺 + 儿童零售 + 智慧托管” 的全场景家庭消费空间,承接儿童剧、亲子类演出客流,满足 “观演 + 陪伴 + 教育 + 购物” 一站式需求。 品牌组合规划
租金水平与模式
关键运营策略 空间布局:奈尔宝与儿童微剧场形成 “体验核心”,儿童零售环绕体验区,家庭餐饮集中在楼层两端,避免用餐高峰与体验客流交叉;母婴室与亲子服务相邻,打造 “亲子服务集群”; 演艺联动:儿童微剧场演出票与奈尔宝体验券绑定销售(“1 票 + 1 体验” 套餐),目标套餐月销量 800 份,带动双业态客流; 会员联动:推出 “亲子欢乐卡”(399 元 / 季),含奈尔宝 2 次体验、儿童零售满 300 减 50 券、家庭餐饮 8 折券,目标季售 1.5 万张; 风险应对:若奈尔宝月度接待低于 1 万人次,启动 “门票补贴(50% 折扣)+ 幼儿园团体合作 + 家庭通票(含 L2/L4 业态)” 三措施,保障客流。 地上 4 层(L4 层):高端餐饮 + 演艺社交 —— 全客群宴请社交空间 主题定位 “西南演艺宴请社交枢纽”—— 聚焦三大客群:核心家庭客群(家庭聚餐)、外围高端客群(商务宴请)、年轻客群(演后朋友聚会),打造 “高端正餐 + 特色餐饮 + 演艺社交 + 智慧预订” 的全场景餐饮娱乐空间,承接各楼层消费后的 “宴请需求”。 品牌组合规划
租金水平与模式
关键运营策略 跨楼层联动:与 L1 层轻奢品牌联动(消费满 5000 元赠 L4 正餐 500 元券),与 L3 层亲子业态联动(家庭聚餐满 1000 元赠儿童演艺票),目标带动宴请客流增长 25%; 演艺社交套餐:推出 “演后社交套餐”(KTV + 火锅组合,享 8 折),周末延长营业至 24:00,目标夜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30%; 智慧预订:“大魔方宴请通” 小程序支持 “餐饮预订 + 演出票选购 + 车位预留 + 餐后娱乐预约”,客户可实时查看排队情况、包厢布置进度,目标客户满意度 95%; 宴请增值:高端正餐消费满 2000 元赠 “演出后台探班” 名额(每月限 100 名),提升高端客群体验,目标复购率≥60%。 地上 5 层(L5 层):屋顶演艺 + 健康休闲 —— 全客群休闲社交空间 主题定位 “都市演艺休闲绿洲”—— 聚焦全客群(年轻健身人群、家庭休闲客群、高端社交客群),打造 “屋顶演艺 + 健康休闲 + 健康餐饮 + 屋顶体验” 的复合型空间,利用屋顶稀缺景观,承接项目大型户外演艺活动(如音乐节、露天电影),弥补城南 “演艺 + 户外” 业态空白。 品牌组合规划
租金水平与模式
关键运营策略 季节主题场景:春季 “屋顶樱花演艺季”(樱花树 + 小型音乐会)、夏季 “星空电影节”(露天电影 + 露营餐)、秋季 “露营音乐节”、冬季 “屋顶温泉体验区”,目标季节场景带动客流增长 40%; 健康演艺联动:打通 Pure Fitness 与屋顶剧场数据,健身会员凭月度运动 10 次兑换免费户外演出票,目标 “健身 - 演艺” 转化占比 20%; 会员联动:推出 “健康生活卡”(599 元 / 季),含 Pure 周卡、健康餐饮 8 折券、屋顶演出门票 1 张,目标季售 8000 张; 屋顶运营:周末举办 “亲子露营日”,露营餐吧推出 “家庭露营套餐”(含餐 + 演出 + 儿童托管),目标屋顶消费占比提升至 25%。 4全楼层统筹策略 4.1跨楼层联动机制 演艺 - 商业联动:推出 “演艺消费通”,购买演出票可获全楼层 “满 200 减 50” 消费券(B1 餐饮、L3 亲子、L4 宴请通用),目标核销率≥50%; 动线引导:设置 “演艺主题电梯”(B1-L1 “演前电梯”、L3-L5 “家庭电梯”)、楼层指引屏(推荐关联消费,如 “L3 亲子→L4 家庭聚餐”),降低客流断层风险; 通票体系:推出 “大魔方全能卡”(999 元 / 季),含全楼层核心业态体验券(B1 潮流体验、L3 亲子体验、L4 娱乐、L5 健身)+ 2 张演出票,目标年售 5000 张。 4.2租金收益预测
4.3品牌调整周期 建立 “1 年小焕新、2 年大调整” 动态机制: 小焕新(每年):调整各楼层 10%-15% 的快闪品牌(如 B1 潮牌、L2 美学体验、L5 快闪书店),结合年度演出 IP 更新演艺周边品牌,保持新鲜感; 大调整(每 2 年):评估核心品牌业绩(如 L1 轻奢销售额、L3 亲子体验客流),替换 3%-5% 低效品牌,引入新兴演艺关联业态(如元宇宙演艺体验店、AI 文创零售柜),确保项目长期竞争力。 (五)实施保障与成效预期 1. 实施保障措施:确保方案落地 招商团队升级: 组建 “三级招商小组”:①核心品牌组(5 人,对接国际 / 头部品牌,5 年 + 招商经验);②特色品牌组(3 人,对接首店 / 网红品牌,熟悉年轻客群趋势);③孵化品牌组(2 人,对接初创品牌,具备创业服务经验);2024 年计划开展 6 次招商培训(如 “首店谈判技巧”“本土品牌孵化方法”),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品牌服务体系: 为品牌提供 “一站式开店服务”:①证照办理(协助工商、消防审批,时间从 15 天缩短至 5 天);②装修对接(提供统一装修标准,协调物业进场);③员工培训(项目运营标准、客群服务技巧);设立 “品牌服务专员”(1 人对接 10 家品牌),每月走访品牌,解决运营问题(如客流不足、库存积压),2024 年目标品牌满意度达 92%。 风险防控机制: ①招商风险:对核心品牌签订 “最低销售额协议”(如 Coach 年销售额不低于 2000 万元),未达标可调整租金;对孵化品牌签订 “对赌协议”,降低投资风险;②运营风险:建立 “品牌退出预案”,对低效品牌提前储备 2-3 家替代品牌,确保业态空缺期不超过 1 个月;③数据风险:搭建 “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对会员数据、品牌数据加密存储,避免泄露。 2. 成效预期(2024 年) 通过 “业态精准规划 + 品牌分层焕新 + 矩阵协同运营”,2024 年目标实现以下核心指标,巩固项目 “西南商业标杆” 地位:
行业价值:本方案通过 “数据驱动的业态优化”“分层绑定的品牌合作”“矩阵协同的生态构建”,为商业地产提供了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的转型路径,可作为西南地区商业项目业态品牌运营的标杆案例,未来计划发布《成都万象城业态品牌运营白皮书》,分享实践经验。 九、运营管理提升 (一)运营团队能力提升:打造“专业 + 复合型”运营铁军 运营团队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项目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需打破传统 “单一岗位职能” 局限,构建 “分层培养、跨界赋能、数据驱动” 的能力提升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分层级能力培养体系 管理层(运营总监 / 经理):战略决策与资源整合能力 建立 “行业标杆研学计划”:每季度组织 1 次赴国内头部商业项目(如上海 TX 淮海、深圳万象天地)考察,学习 “策展型商业”“数字化运营” 等前沿模式;每年安排 1 次海外研学(如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新加坡 ION Orchard),对标国际商业运营标准,目标管理层年度战略决策准确率提升至 90% 以上。 推行 “项目操盘责任制”:将 L1 层轻奢区、L3 层亲子区等核心楼层作为 “管理层试点项目”,要求管理层牵头制定楼层年度运营计划(含客流、销售额、租金目标),并与绩效挂钩 —— 若试点楼层年度租金增长率超 10%,团队可获额外绩效奖金(占年薪 15%),反之则扣减 5% 绩效,倒逼管理层深度参与运营落地。 执行层(楼层主管 / 运营专员):精细化运营与问题解决能力 开展 “岗位技能认证计划”:按 “楼层运营、品牌对接、客诉处理、数据分析”4 大模块设置认证课程,例如 “客诉处理模块” 需通过模拟场景考核(如高端客群奢侈品售后纠纷、亲子客群安全投诉),考核通过率需达 100% 方可上岗;“数据分析模块” 要求掌握客流统计系统、销售数据分析工具(如 Tableau),能独立输出楼层月度运营报告(含客流高峰时段、高转化品牌、低效商铺整改建议),目标执行层数据化运营能力达标率提升至 95%。 建立 “跨楼层轮岗机制”:安排运营专员每 6 个月进行 1 次跨楼层轮岗(如从 B1 层潮流区轮岗至 L5 层健康区),熟悉不同业态(零售、餐饮、体验)的运营逻辑,培养 “全业态运营思维”。轮岗期间需完成 “跨楼层协同案例”(如推动 B1 层潮流品牌与 L5 层健身品牌联动活动),案例落地后可获 “跨界运营奖励”,目标跨楼层协同活动年度落地不少于 12 场,带动关联消费占比提升至 20%。 一线员工(客服 / 安保 / 保洁):服务体验与应急响应能力 推行 “服务标准化 + 个性化赋能”:制定《一线员工服务手册》,明确基础服务标准(如客服人员需 30 秒内响应客户咨询、安保人员需主动引导 VIP 车辆停放),并引入 “服务星级评定”—— 每月通过客户满意度调研(线上问卷 + 现场访谈)评选 “五星员工”,给予薪资上浮 5% 的奖励,目标一线员工客户满意度提升至 98%。 强化应急响应培训:每季度开展 1 次应急演练(如客流拥堵疏导、设备故障应急、突发安全事件处理),例如模拟 “L3 层亲子区儿童走失” 场景,要求安保、客服、运营专员在 5 分钟内完成 “客户信息登记 - 监控调取 - 区域搜寻 - 家长对接” 全流程,目标应急事件处理时长缩短至 10 分钟内,客户投诉率降低 30%。 2. 跨界赋能与外部合作 引入 “外部专家智库”:与商业地产咨询机构(如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合作,每季度邀请 1 位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如 “首店品牌运营策略”“体验业态坪效提升技巧”);与成都本地高校(如四川大学商学院)共建 “商业运营实践基地”,定期邀请教授开展 “消费者行为学”“数据化运营” 等课程,目标年度外部培训不少于 8 场,员工专业知识更新率达 100%。 推动 “品牌方协同培训”:联合核心品牌(如 L1 层 Coach、L3 层奈尔宝)开展 “品牌运营共创会”,例如邀请 Coach 培训师为运营团队讲解 “奢侈品客户服务标准”,邀请奈尔宝团队分享 “亲子客群需求洞察”,实现 “项目运营” 与 “品牌服务” 的同频,目标年度品牌协同培训不少于 6 场,品牌与项目运营配合度提升至 90%。 3. 案例参考:深圳万象天地 “运营团队能力提升计划” 深圳万象天地通过 “三层级培养 + 数据化考核”,将运营团队年度离职率控制在 8% 以下,核心楼层租金增长率连续 3 年超 12%。其关键举措包括:①管理层每年需完成 2 个 “创新运营项目”(如 “市集 IP 打造”“会员跨界联动”);②执行层需掌握 “一店一策” 分析能力,能针对低效商铺提出 3 套以上整改方案;③一线员工推行 “服务 SOP + 个性化加分项”(如主动为客户推荐楼层特色品牌),客户复购率提升至 45%。成都万象城可借鉴其 “数据化考核” 与 “品牌协同” 机制,强化团队实操能力。 (二)客户关系管理优化:从“流量运营”到“存量深耕” 基于成都万象城 “核心家庭客群、次级年轻客群、外围高端客群” 的分层定位,需打破传统 “会员积分兑换” 的单一模式,构建 “精准画像 - 分层服务 - 情感共鸣 - 长期粘性” 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实现 “客户满意度→复购率→消费额” 的层层转化。 1. 客户分层画像与标签体系构建 建立多维度客户标签库:基于 “消费行为 + 偏好 + 场景” 构建标签体系,例如: 消费行为标签:客单价(高端客群 800 元 +、年轻客群 200-500 元)、消费频次(高频客群每月 3 次以上、低频客群每季度 1 次)、消费业态(轻奢零售、亲子体验、健康餐饮); 偏好标签:品牌偏好(如 Coach、奈尔宝)、场景偏好(打卡拍照、亲子互动、商务宴请)、服务偏好(私人导购、免费停车、宠物友好); 通过 POS 系统、会员小程序、客流统计系统抓取数据,自动生成客户标签,目标标签覆盖率达 90%,为分层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客群分层运营策略
2. 分层服务落地与场景化互动 高端客群 “定制化服务”:为黑金卡会员配备 “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对接需求,例如:客户计划举办商务宴请,客户经理可提前协调 L4 层鼎泰丰包间、安排专属停车、赠送高端伴手礼(如祖玛珑香氛);客户有奢侈品采购需求,可提前预约 L1 层品牌私人导购,准备心仪款式试穿,目标黑金卡会员服务满意度达 98%,年度消费额增长 20%。 家庭客群 “场景化服务”:围绕 “亲子陪伴” 打造服务闭环,例如:周末推出 “亲子欢乐日”,金卡会员可免费参与 “儿童绘画课堂”“亲子烘焙” 活动,活动后赠送 L3 层儿童零售满 300 减 50 券;针对 “带娃购物痛点”,在 L3 层设置 “临时母婴补给站”(提供婴儿辅食、湿巾、玩具),目标家庭客群月度复购率提升至 60%。 年轻客群 “社交化服务”:结合年轻客群 “潮流、社交” 需求,推出 “潮玩社交季”,银卡会员可参与 “滑板赛”“VR 电竞赛”,获胜者可获得 B1 层潮牌满 500 减 100 券;在会员小程序开设 “潮玩社区”,允许用户分享打卡照片、推荐楼层特色品牌,每月评选 “最佳分享者”,赠送潮流周边(如 MEDM 限量 T 恤),目标年轻客群年度社交分享带来的新客增长 15%。 3. 客户反馈机制与迭代优化 建立 “全渠道反馈体系”:通过会员小程序、现场意见箱、客户经理回访、第三方调研(如问卷星)收集客户反馈,例如:每月向黑金卡会员发送 “服务满意度调研”,向金卡会员发送 “亲子服务需求问卷”,向银卡会员发送 “潮流体验反馈”,目标反馈收集率达 80%。 反馈闭环管理:设立 “客户反馈处理专员”,对反馈实行 “1-3-7” 处理机制 ——1 个工作日内响应客户、3 个工作日内制定解决方案、7 个工作日内落地并回访。例如:客户反馈 “L5 层屋顶公园座椅不足”,专员需在 1 天内确认问题,3 天内制定 “增加 10 组休闲座椅 + 遮阳伞” 方案,7 天内完成安装并回访客户,目标客户反馈解决率达 95%,满意度提升至 90%。 4. 案例参考:上海恒隆广场 “高端客户关系管理” 上海恒隆广场针对高净值客群,推出 “恒隆尊享会”,为会员提供 “私人导购、全球限量款预订、艺术展览优先邀约” 等服务,会员年度消费额占比达 70%,复购率超 85%。其核心在于:①“专属客户经理” 全流程对接,避免客户多部门沟通;②“非商业服务” 赋能(如艺术展览、私人晚宴),增强情感粘性;③“数据化追踪”,通过会员消费数据调整服务策略。成都万象城可借鉴其 “专属经理 + 情感服务” 模式,强化高端客群粘性。 (三)数字化运营体系搭建:以“数据驱动”提升运营效率 数字化是商业项目实现 “精细化运营” 的核心工具。需打破传统 “数据孤岛”(如 POS 数据、客流数据、会员数据分散),构建 “数据采集 - 分析 - 应用 - 迭代” 的全链路数字化体系,覆盖 “客流、销售、会员、空间、营销” 五大维度,具体措施如下: 1. 全维度数据采集体系构建 客流数据采集:在各楼层入口、核心动线、重点品牌门店安装 “AI 客流统计摄像头”(如海康威视智能摄像头),采集 “实时客流、性别、年龄、停留时长、动线轨迹” 等数据,例如:统计 B1 层 FlowRider 周边的客流停留时长(目标平均停留 15 分钟以上)、L1 层轻奢区的高端客群(40 岁以上)占比(目标 30% 以上),为动线优化与品牌调整提供依据。 销售数据采集:打通各品牌 POS 系统与项目 ERP 系统,实时抓取 “品牌销售额、客单价、坪效、热销品类” 等数据,例如:监测 L3 层奈尔宝的月度销售额(目标 500 万元以上)、L4 层西贝海鲜的客单价(目标 250 元以上),自动识别 “高坪效品牌” 与 “低效品牌”,为租金调整与品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会员数据采集:通过会员小程序、POS 系统、客户经理记录,采集 “会员消费行为、权益使用、反馈意见” 等数据,例如:统计黑金卡会员使用 “私人导购服务” 的频次(目标每月 1 次以上)、银卡会员参与 “潮流活动” 的比例(目标 60% 以上),为会员分层服务优化提供依据。 空间与场景数据采集:在公共空间(如中庭广场、屋顶公园)安装 “空间使用监测设备”,采集 “空间停留人数、停留时长、活动参与率” 等数据,例如:统计 L2 层艺术走廊的日均停留人数(目标 2000 人以上)、L5 层屋顶露营餐吧的翻台率(目标 3 次 / 天以上),为空间优化与场景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
|||||||||||||||||||||||||||||||||||||||||||||||||||||||||||||||||||||||||||||||||||||||||||||||||||||||||||||||||||||||||||||||||||||||||||||||||||||||||||||||||||||||||||||||||||||||||||||||||||||||||||||||||||||||||||||||||||||||||||||||||||||||||||||||||||||||||||||||||||||||||||||||||||||||||||||||||||||||||||||||||||||||||||||||||||||||||||||||||||||||||||||||||||||||||||||||||||||||||||||||||||||||||||||||||||||||||||||||||||||||||||||||||||||||||||||||||||||||||||||||||||||||||||||||||||||||||
![]() |
|||||||||||||||||||||||||||||||||||||||||||||||||||||||||||||||||||||||||||||||||||||||||||||||||||||||||||||||||||||||||||||||||||||||||||||||||||||||||||||||||||||||||||||||||||||||||||||||||||||||||||||||||||||||||||||||||||||||||||||||||||||||||||||||||||||||||||||||||||||||||||||||||||||||||||||||||||||||||||||||||||||||||||||||||||||||||||||||||||||||||||||||||||||||||||||||||||||||||||||||||||||||||||||||||||||||||||||||||||||||||||||||||||||||||||||||||||||||||||||||||||||||||||||||||||||||||
2025-10-6![]()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