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成都晶融汇项目(三)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成都晶融汇项目(三)

原创  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面对春熙路商圈头部项目的挤压与业态同质化困局,成都晶融汇在云阿云运营下,以数据驱动精准定位“精致生活体验中心”,通过首店经济、场景创新与轻重分离策略,实现资产价值破局增长,为存量商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全文共1034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数据驱动与运营赋能

成都晶融汇商业地产资产增值管理深度解码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及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与扩容提质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矩阵焕新

九、运营管理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二)政策资源汇总与运用:“国家 + 市级 + 区级 + 企业内部” 四维政策整合,最大化政策红利

云阿云作为专业运营商,具备 “政策敏锐度 + 申报落地能力”,通过梳理 “国家、成都市级、锦江区级” 三级政府政策与 “云阿云内部政策”,形成 “政策资源清单”,并制定 “申报 - 使用 - 复盘” 全流程机制,2024 年计划通过政策获取资金支持超 2000 万元,降低项目运营与招商成本,同时提升项目竞争力。

1. 国家层面政策:聚焦“数字化转型 + 首店经济”,获取战略级支持

国家层面政策虽覆盖范围广,但申报门槛较高,云阿云重点聚焦与项目核心需求匹配的 “商业地产数字化转型”“首店经济培育” 相关政策,通过 “联合申报 + 数据支撑” 提升申报成功率。

1.1重点政策及申报要点

《关于推动商贸流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2023 年):

政策内容:对商业地产项目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运营系统开发” 给予补贴,补贴比例为项目投资的 30%,单项目最高补贴 1000 万元;

申报条件:

①项目数字化投资超 500 万元;

②具备 “数据采集 - 分析 - 应用” 全流程能力;

③能形成可复制的数字化运营模式;

项目申报路径:

①投资方向:将 “招商智能匹配系统升级”“客群画像算法优化”“智慧停车系统改造” 纳入数字化投资,总投资 800 万元;

②数据准备:整理 2023 年数字化运营成果(如客流转化率提升 8%、招商效率提升 50%);

③联合申报:与云阿云技术团队、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公司(如阿里云)联合申报,提升专业性;④预期成果:预计获得 240 万元补贴,用于系统后续升级与技术人员培训。

《关于进一步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2024 年):

政策内容:对引入 “国际首店”“全国首店” 的商业项目,按首店类型给予补贴(国际首店 50 万元 / 家、全国首店 30 万元 / 家),单个项目年度补贴最高 500 万元;

申报条件

①首店需为 “品牌在中国 / 全球首次开设的门店”,且营业面积超 50㎡;

②首店开业后稳定经营超 6 个月;

③首店需带动项目客流或销售额增长 15% 以上;

项目申报路径

①首店筛选:2024 年计划引入 “Longchamp 西南首店”(区域首店,暂不符合)、“Three 美妆西南首店”(区域首店)、“Area 服饰全国首店”(全国首店,符合条件),重点申报全国首店;

②数据监测:为申报首店单独安装客流与销售监测设备,确保数据可追溯;

③材料准备:提供首店品牌授权证明、开业经营数据、客流增长报告;

④预期成果:预计引入 2 家全国首店,获得 60 万元补贴,用于首店后续流量扶持。

1.2政策运用案例

2023 年项目申报 “国家商贸流通数字化转型补贴”,将 “会员小程序开发”“客流监测系统建设” 纳入投资(总投资 600 万元),提供 “2022 年会员消费增长 12%、客流转化率提升 5%” 的运营数据,最终获得 180 万元补贴,用于小程序功能升级(新增 “AR 试衣”“智能导购” 模块),升级后小程序月活跃用户增长 40%,会员复购率提升 8%。

2. 成都市级政策:聚焦 “核心商圈升级 + 夜间经济”,获取地方级红利

成都市级政策与项目区位、定位高度匹配,尤其是 “核心商圈升级改造”“夜间经济发展” 政策,直接覆盖项目空间改造与业态优化需求,云阿云通过 “提前对接 + 精准申报”,确保政策红利最大化。

2.1重点政策及申报要点

《成都市核心商圈升级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成都市商务局 2024 年):

政策内容:对春盐商圈、交子公园商圈等核心商圈项目的 “空间改造、业态升级、品牌引入” 给予补贴,补贴比例为项目投资的 40%,单项目最高补贴 1000 万元;

申报条件

①项目位于成都市级核心商圈名单内;

②改造投资超 1000 万元;

③改造后需提升 “商业品质、文化内涵、消费体验”;

项目申报路径:

①投资方向:将 “屋顶商业开发(投资 1250 万元)、地下连廊建设(投资 800 万元)、本土品牌集合区改造(投资 500 万元)” 纳入核心商圈升级改造投资,总投资 2550 万元;

②申报优势:强调项目改造对 “春盐商圈精致生活场景补充、在地文化展示” 的作用,符合政策导向;

③部门对接:提前与成都市商务局流通处沟通,获取申报材料清单与评审标准,确保材料完整性;

④预期成果:预计获得 1000 万元补贴,覆盖 40% 改造投资,降低项目资金压力。

《成都市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成都市人民政府 2023 年):

政策内容:对商业项目 “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夜间营业时间延长、夜间活动举办” 给予补贴,具体包括:①夜间场景改造补贴(投资 30%,最高 200 万元);②延长营业时间补贴(22:00 后营业,按营业面积给予 50-100 元 /㎡补贴,最高 100 万元);③夜间活动补贴(每场活动补贴 5-10 万元,年度最高 100 万元);

申报条件

①夜间客流占比超 30%;

②无夜间经营安全事故;

③能带动周边夜间经济发展;

项目申报路径:

①场景改造:申报 “屋顶夜间露台酒吧”“B1 层夜间潮流空间” 改造(投资 600 万元),预计获得 180 万元补贴;

②营业时间:将 5 层餐饮、B1 层潮流业态营业时间延长至 23:00,营业面积 8000㎡,预计获得 80 万元补贴;

③夜间活动:计划举办 “夜间潮流市集”“屋顶音乐会” 等 20 场活动,预计获得 100 万元补贴;

④预期成果:三项补贴合计 360 万元,用于夜间场景运营与安全管理。

2.2政策运用案例

2023 年项目申报 “成都市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将 “5 层餐饮区夜间改造”(投资 300 万元)、“夜间促销活动”(10 场)纳入申报,提供 “夜间客流从 25% 提升至 32%、夜间销售额增长 28%” 的数据,最终获得改造补贴 90 万元、活动补贴 50 万元,合计 140 万元,用于增设夜间照明、保安巡逻团队,进一步提升夜间消费安全性与体验感。

3. 锦江区区级政策:聚焦 “税收优惠 + 人才引进”,降低运营成本

锦江区作为成都核心城区,政策更贴合项目实际需求,尤其是 “税收优惠”“人才引进补贴” 政策,直接降低项目运营与团队建设成本,云阿云通过 “专人对接 + 材料完善” 确保政策落地。

重点政策及申报要点

3.1《锦江区促进商业地产高质量发展税收优惠政策》(锦江区税务局 2024 年):

政策内容:

①对商业地产项目当年新增首店品牌超 10 家的,给予当年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 50% 的返还;

②对项目运营公司年度营收超 2 亿元的,给予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 30% 的返还;

申报条件

①首店需在锦江区注册纳税;

②营收数据需经第三方审计;

③项目需纳入锦江区 “重点商业项目” 名单;

项目申报路径:

①首店培育:2024 年计划引入首店 15 家,确保全部在锦江区注册纳税;

②营收目标:通过租金增长与非租金收入提升,确保运营公司年度营收超 2.5 亿元;

③材料准备:提供首店注册证明、审计报告、重点项目认定书;

④预期成果:预计获得增值税返还 150 万元、企业所得税返还 200 万元,合计 350 万元,用于招商团队激励与品牌补贴。

3.2《锦江区重点产业人才引进补贴办法》(锦江区人社局 2024 年):

政策内容:对商业地产项目引进的 “招商运营、数字化技术、品牌管理” 等重点人才,给予 “安家补贴”(本科 5 万元、硕士 10 万元、博士 20 万元)与 “月度生活补贴”(本科 2000 元、硕士 3000 元、博士 5000 元,补贴 3 年);

申报条件:

①人才需与项目签订 3 年以上劳动合同;

②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 3 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③需在锦江区缴纳社保;

项目申报路径:

①人才招聘:2024 年计划引进 “海外招商经理(硕士,5 年经验)”“数字化技术主管(本科,8 年经验)”“首店运营专员(本科,3 年经验)” 等 5 名重点人才;

②材料准备:提供劳动合同、学历证明、社保缴纳记录;

③预期成果:预计获得安家补贴 40 万元、月度生活补贴 36 万元,合计 76 万元,降低人才引进成本,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4. 云阿云内部政策:聚焦 “品牌共享 + 技术支持 + 轻资产合作”,强化内部协同

云阿云作为城市运营商,拥有 “全球品牌资源库、数字化技术团队、轻资产运营经验”,通过内部政策向晶融汇项目倾斜资源,降低项目招商与运营难度,同时推动集团内部资源协同。

重点政策及运用方式

4.1品牌资源共享政策:

政策内容:

①优先向晶融汇开放云阿云全球 5000 + 品牌资源库,提供 “品牌拓展计划、联系方式、合作条件” 等核心信息;

②对晶融汇引入的重点品牌(如国际首店、本土标杆品牌),给予 “集团层面品牌背书”(如共同拜访品牌总部、出具合作推荐信);

运用案例:2024 年引入 “Longchamp 西南首店” 时,云阿云总部品牌团队协助项目对接 Longchamp 中国区总部,提供 “成都市场分析报告” 与 “晶融汇项目定位方案”,同时出具 “集团合作推荐信”,加速品牌决策,最终较原计划提前 1 个月达成合作。

4.2数字化技术支持政策:

政策内容

①云阿云数字化技术团队为晶融汇提供 “免费技术咨询”(如算法优化、系统升级),每年服务时长不低于 200 小时;

②对晶融汇数字化系统开发项目,给予 “技术团队优先支持”,开发成本较外部合作低 20%;

运用案例:2024 年 “招商智能匹配系统升级” 项目中,云阿云技术团队提供 200 小时免费咨询,协助优化 “品牌匹配算法”,同时以 80% 的外部市场价承接系统开发,节省成本 60 万元,系统上线后匹配精准度提升 15%。

4.3轻资产合作分成优惠政策:

政策内容:

①晶融汇项目作为云阿云 “轻资产运营模板项目”,未来向其他项目输出运营标准时,晶融汇项目团队可获得 “轻资产项目收益分成”(按项目年度管理费的 10% 分成);

②对晶融汇孵化的本土品牌(如蜀绣阁、老灶记),向轻资产项目输出时,晶融汇可获得 “品牌输出收益分成”(按品牌年度销售额的 2% 分成);

预期收益:预计 2025 年云阿云将晶融汇运营标准输出至 2 个轻资产项目,年度管理费合计 1000 万元,晶融汇团队可获得 100 万元分成;同时孵化的 5 家本土品牌向轻资产项目输出,年度销售额合计 5000 万元,可获得 100 万元分成,两项合计 200 万元,提升项目团队积极性与收益。

5. 政策运用保障机制:“专人对接 + 流程规范 + 效果复盘”,确保政策落地

为避免 “政策申报混乱、资金使用低效”,云阿云联合晶融汇项目方建立 “政策运用保障机制”,确保政策红利最大化。

专人对接机制:设立 “政策申报专员”(2 人),负责 “政策收集、申报材料准备、部门对接、资金跟踪” 全流程,同时与成都市商务局、锦江区税务局等部门建立 “定期沟通机制”(每月 1 次),及时获取政策更新信息。

流程规范机制:制定《政策申报与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 “政策筛选 - 申报立项 - 材料准备 - 资金使用 - 审计验收” 各环节的 “责任人、时间节点、审核标准”,确保申报流程规范、资金使用合规。

效果复盘机制:每季度对政策申报与使用效果进行复盘,分析 “申报成功率、资金使用效率、对项目的带动作用”,如发现 “某类政策申报成功率低”,则优化申报策略(如联合第三方机构、补充数据支撑);如发现 “资金使用效果未达预期”,则调整资金用途(如从品牌补贴转向场景改造)。2024 年计划每季度形成《政策运用复盘报告》,持续优化政策运用策略。

七、空间优化与扩容提质

作为成都晶融汇的运营方,云阿云基于 “数据驱动空间设计、场景激活商业价值” 的核心逻辑,围绕 “以人为本、功能复合、场景营造” 三大思路,通过 “垂直扩容拓面积、水平延展连客流、存量改造提效率”,破解项目空间限制难题。本部分从运营商视角,结合具体数据、案例与落地措施,明确空间优化路径与效益,确保扩容提质可落地、可验证。

(一)空间优化核心思路:从“物理空间改造”到“体验价值提升”

1. “以人为本”:基于云阿云算法的消费者行为数据,精准优化动线与停留节点

传统商业空间设计多依赖 “经验判断”,导致 “客流死角多、停留时间短”(2023 年晶融汇客流死角区域日均客流仅为核心区域的 30%)。云阿云通过 “算法分析 + 硬件监测”,从 “客流动线、停留节点、消费路径” 三个维度实现 “以人为本” 的空间优化。

1.1客流动线优化:AI 模拟 + 实时调整,消除客流死角

数据采集与算法建模

①部署 “AI 客流监测摄像头”(覆盖项目 100% 公共区域与 80% 商铺),采集 2023 年全年客流数据(日均 2.5 万人次),包含 “各楼层客流密度、动线轨迹、停留时间” 等 12 项指标;

②通过云阿云 “商业空间算法系统” 构建 “三维客流模型”,模拟不同动线方案的客流分布效果,识别出 “一期 4 层西侧、5 层北侧” 为核心客流死角(日均客流 200 人次,仅为核心区域的 25%)。

动线优化方案落地:

①打通 “一期 4 层西侧 - 二期 4 层连廊”(原连廊仅通至 3 层),增设 “扶梯 + 导视牌”,引导二期亲子客流(日均 800 人次)流向一期死角区域,2024 年 Q1 实施后,该区域日均客流提升至 350 人次,增长 75%;

②在 5 层北侧增设 “潮流主题打卡点”(如成都方言墙、熊猫元素装置),同时调整 5 层电梯口商铺为 “轻食餐饮”(如茉酸奶快取店),利用 “餐饮引流 + 打卡停留” 带动客流,2024 年 Q2 实施后,5 层北侧日均客流从 180 人次提升至 300 人次,增长 67%。

动态调整机制:

①算法实时监测各区域客流密度(设定 “每平方米 3 人” 为预警阈值),当 1 层、B1 层等核心区域客流超阈值时,通过项目内 LED 屏、小程序推送 “错峰导流信息”(如 “当前 1 层客流较多,推荐前往 3 层亲子区体验”);

②节假日专项优化,针对春节、国庆等大客流节点,算法提前 7 天预测客流峰值时段(如春节前 3 天 10:00-14:00 为客流高峰),自动生成 “临时导流方案”(如增设临时通道、调整扶梯运行方向),2024 年春节期间,通过该策略使项目最大客流承载量提升 20%,未出现拥堵情况。

1.2停留节点优化:基于消费行为数据,增加“高频停留场景”

停留节点需求分析:通过云阿云算法分析 2023 年会员消费数据,发现核心客群(25-40 岁都市白领、精致家庭)存在三大停留需求:

①“短时休息需求”(单次停留 10-15 分钟,多在餐饮消费后);

②“社交互动需求”(单次停留 30-45 分钟,多为朋友聚会、亲子互动);

③“文化体验需求”(单次停留 20-30 分钟,多为艺术展览、文创体验)。

停留节点打造方案:

①在各楼层电梯口、餐饮区附近增设 “精致休息区”(每楼层 2-3 处,共 15 处),配备 “充电插座、舒适座椅、绿植装饰”,同时提供 “免费饮用水、WiFi”,2024 年 Q1 改造后,消费者平均停留时间从 40 分钟延长至 55 分钟;

②在 3 层亲子区、屋顶商业打造 “社交互动区”,亲子区设置 “儿童游乐沙池 + 家长休息卡座”,屋顶商业设置 “露台桌游区 + 景观拍照点”,2024 年 Q2 运营后,社交互动区日均停留人数达 800 人次,带动周边商铺销售额增长 15%;

③在 2 层、3 层公共区域植入 “文化体验节点”,如 2 层设置 “蜀绣艺术展柜”(每月更新展品),3 层设置 “本土文创快闪店”(每季度更换品牌),2024 年 Q3 实施后,文化体验节点日均吸引客流 500 人次,提升项目文化调性。

2. “功能复合”:打破传统楼层业态划分,打造“主题体验区”

传统购物中心多按 “楼层划分业态”(如 1-2 层零售、3-4 层餐饮),导致 “业态孤立、客流联动弱”(2023 年晶融汇跨楼层客流占比仅 20%)。云阿云基于 “客群需求关联”,打破楼层限制,打造 “亲子互动层、潮流社交层、精致生活层” 三大主题体验区,实现 “业态联动、客流互导”。

2.1主题体验区规划与业态组合

3-4 层 “亲子互动层”:

①核心客群:30-40 岁精致家庭(占项目客群 35%);

②业态组合:“孩子王精致育儿体验店(4000㎡)+ 奈尔宝亲子烘焙工坊(500㎡)+ 亲子主题餐饮(如西贝亲子餐厅,800㎡)+ 儿童艺术培训(如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300㎡)”;

③功能联动:家长在 “家长休息区” 等待时,可通过 “实时监控屏幕” 查看孩子在培训区的情况,同时可在周边 “亲子文创店” 购物,实现 “亲子消费 + 家长休闲” 的功能复合;

④运营数据目标:2024 年该区域日均客流达 1200 人次,占项目总客流的 15%,亲子业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0%。

B1 层 “潮流社交层”:

①核心客群:18-24 岁 Z 世代(占项目客群 28%);

②业态组合:“国潮服饰集合店(如 INXX 区域首店,800㎡)+ 潮玩集合店(如泡泡玛特主题店,500㎡)+VR 电竞体验馆(300㎡)+ 网红轻食(如茉酸奶季节限定店,200㎡)”;

③功能联动:设置 “潮流打卡走廊” 连接各业态,消费者在 “VR 电竞馆” 体验后,可在 “潮玩店” 购买相关周边,在 “网红轻食店” 休息分享,实现 “娱乐 + 消费 + 社交” 的功能复合;

④运营数据目标:2024 年该区域日均客流达 1500 人次,占项目总客流的 18%,Z 世代客群复购率提升至 40%。

1-2 层 “精致生活层”:

①核心客群:25-40 岁都市白领(占项目客群 30%);

②业态组合:“优衣库精致生活概念店(3500㎡,增加家居、配饰区域)+ 周大福轻奢珠宝店(800㎡)+ 高端美妆集合店(如丝芙兰特色店,600㎡)+ 商务简餐(如 wagas,500㎡)”;

③功能联动:设置 “精致生活服务中心”,提供 “服装修改、珠宝清洗、美妆体验” 等服务,消费者在 “优衣库” 购物后,可在 “美妆店” 体验妆容,在 “商务简餐” 解决午餐,实现 “购物 + 服务 + 餐饮” 的功能复合;

④运营数据目标:2024 年该区域日均客流达 2000 人次,占项目总客流的 24%,白领客群客单价提升至 350 元。

2.2主题体验区联动机制

跨区引流活动:

①“亲子 + 潮流” 联动:每月举办 “亲子潮流穿搭秀”,邀请家庭客群在 B1 层潮流区选购服饰,在 3 层亲子区参与走秀,同时推出 “跨区消费满减”(在 B1 层消费满 300 元 + 3 层消费满 500 元,可减 200 元),2024 年 Q2 举办首场活动,带动跨区客流增长 30%;

②“精致生活 + 屋顶” 联动:周末推出 “精致生活体验套餐”(1-2 层购物满 1000 元,可获屋顶高端餐饮 500 元优惠券),2024 年 Q3 实施后,屋顶餐饮区周末客流增长 25%。

数字化联动工具:在会员小程序中新增 “主题区打卡地图”,消费者在任一主题区完成打卡(如亲子区参与互动、潮流区拍照分享),可获 “跨区优惠券”,2024 年 Q4 上线后,小程序跨区消费优惠券使用率达 45%,带动跨楼层客流占比从 20% 提升至 35%。

3. “场景营造”:增加户外露台、空中花园、艺术装置,提升空间美学与体验感

当前晶融汇场景存在 “标准化严重、文化属性弱” 的问题(2023 年消费者调研显示,“场景缺乏特色” 满意度仅 65 分)。云阿云结合成都在地文化与项目定位,打造 “户外 + 室内” 多元化场景,提升空间美学与体验感,增强项目辨识度。

3.1户外场景营造:屋顶商业 + 外摆空间,打造 “城市社交地标”

屋顶商业场景:

①“城市观景露台”:在屋顶北侧设置 1000㎡观景区,配备 “网红打卡装置”(如成都天际线背景墙、透明秋千),同时提供 “望远镜租赁”(5 元 / 10 分钟),满足消费者 “拍照 + 观景” 需求,2024 年 Q1 开放后,日均打卡人数达 300 人次,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5000 条;

②“特色餐饮集群”:在屋顶南侧引入 “银庐屋顶观景店(高端川菜,800㎡)”“精酿啤酒吧(500㎡)”“露台轻食餐厅(300㎡)”,采用 “玻璃幕墙 + 绿植环绕” 设计,打造 “空中花园餐厅” 场景,2024 年 Q2 开业后,屋顶餐饮区日均客流达 500 人次,客单价达 350 元,高于项目平均水平(280 元);

③“文创市集”:每周六、周日在屋顶中部设置 “文创市集”(800㎡),引入 20 家本土文创品牌(如蜀绣、竹编),同时举办 “手工 DIY 课程”(如蜀绣钥匙扣制作),2024 年 Q3 运营后,市集日均吸引客流 400 人次,带动屋顶整体客流增长 20%。

外摆空间场景:

①“临街外摆区”:在项目东广场申请 500㎡外摆空间,引入 “网红咖啡车(如 Manner 快闪车)”“文创快闪店”,采用 “统一设计的白色帐篷 + 绿植装饰”,打造 “精致街头场景”,2024 年 Q2 开放后,外摆区日均客流达 300 人次,带动临街商铺销售额增长 15%;

②“餐饮外摆区”:在 3 层露台为 “海底捞”“西贝” 等餐饮品牌增设 200㎡外摆座位,配备 “遮阳伞 + 暖灯”,满足消费者 “户外用餐” 需求,同时推出 “外摆专属套餐”(如夏季小龙虾套餐),2024 年 Q3 实施后,餐饮外摆区翻台率提升 20%。

3.2室内场景营造:艺术装置 + 文化元素,提升空间美学

艺术装置植入:

①“中庭艺术装置”:每季度更换 1 次中庭大型艺术装置,2024 年 Q1 引入 “蜀绣主题装置”(高 8 米,采用蜀绣工艺制作成都地标图案),Q2 引入 “光影互动装置”(消费者触摸可变换颜色与图案),每次装置更换带动客流增长 10%;

②“楼层主题装饰”:各楼层根据主题定位设置小型艺术装饰,如 3 层亲子区设置 “卡通熊猫雕塑”,B1 层潮流区设置 “街头涂鸦墙”,2024 年 Q1 完成全部楼层装饰,消费者对 “空间美学” 满意度从 65 分提升至 80 分。

在地文化融入:

①“川西风格改造”:在项目入口、电梯间等公共区域融入 “川西民居” 元素(如木质门窗、青瓦装饰),同时在 B1 层设置 “成都方言墙”(印有 “巴适”“安逸” 等方言及解释),增强项目在地文化属性;

②“非遗文化展示”:在 2 层设置 “非遗文化展柜”,每月更新蜀绣、竹编、漆器等非遗展品,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店举办 “手工体验活动”,2024 年 Q2 启动后,每月吸引文化爱好者客流 2000 人次。

(二)扩容提质具体方案:“垂直 + 水平 + 存量”三维扩容,新增 1.8 万㎡经营面积

针对项目 “空间利用率低、经营面积不足” 的问题(2023 年空间利用率仅 75%),云阿云制定 “垂直扩容拓面积、水平延展连客流、存量改造提效率” 的具体方案,预计 2024-2025 年新增经营面积 1.8 万㎡,空间利用率提升至 90%。

1. 垂直扩容:开发 “屋顶 + 地下” 两大潜力空间,新增 8500㎡经营面积

1.1屋顶商业开发(新增 5000㎡,2024 年 Q1-Q4 分阶段实施)

开发目标:打造 “成都核心商圈屋顶精致生活目的地”,新增经营面积 5000㎡,年租金收入 900 万元,坪效达 5000 元 /㎡/ 年。

具体规划:

区域

面积(㎡)

业态规划

运营目标

观景体验区

1000

观景平台、网红打卡装置、望远镜租赁

日均客流 300 人次,带动项目社交曝光

高端餐饮区

1600

银庐屋顶店(800㎡)、精酿啤酒吧(500㎡)、轻食餐厅(300㎡)

日均客流 500 人次,客单价 350 元

文创市集区

800

本土文创品牌摊位(20 家)、DIY 体验区

周末日均客流 400 人次,客单价 80 元

休闲社交区

1600

桌游区、露天电影区、绿植休息区

日均停留时间 60 分钟,带动消费转化

实施步骤:

①Q1:完成屋顶结构安全检测与设计方案审批,启动观景体验区与休闲社交区改造;

②Q2:完成高端餐饮区招商(引入银庐、精酿啤酒吧),启动装修;

③Q3:完成文创市集区改造,启动试运营;④Q4:全部区域正式运营,举办 “屋顶开业季” 活动。

成本与收益测算:

①总投资:1250 万元(含结构改造、装修、招商),其中政府补贴 500 万元(申请锦江区 “特色商业空间改造补贴”),项目方出资 750 万元;

②收益:预计年租金收入 900 万元(高端餐饮区租金 12 元 /㎡/ 天,文创市集区租金 8 元 /㎡/ 天,休闲社交区通过活动与广告创收),投资回收期 3 年。

1.2地下空间拓展(新增 3500㎡,2024 年 Q3-Q4 实施)

开发目标:打通 “地铁 - 项目” 客流通道,新增经营面积 3500㎡,年租金收入 450 万元,提升地铁客流占比从 45% 至 55%。

具体规划:

地下连廊改造(800㎡):

①打通 “地铁 2 号线春熙路站 - 项目 B1 层” 地下连廊,宽度从 4 米扩至 6 米,两侧设置 “轻食 + 零售便民” 商铺(如 7-Eleven Premium、罗森文创店),共 10 间,每间面积 20-50㎡;

②连廊中部设置 “游客服务中心”(100㎡),提供 “旅游咨询、行李寄存、交通卡充值” 服务,吸引地铁客流与游客客群;③运营目标:连廊商铺年租金收入 150 万元,游客服务中心带动外地游客消费增长 10%。

B1 层闲置空间改造(2700㎡):

①改造 B1 层闲置设备用房(1200㎡),打造 “Z 世代潮流空间”,引入 “国潮服饰集合店(800㎡)、VR 电竞体验馆(300㎡)”;

B1 层闲置空间改造(2700㎡):

①改造 B1 层闲置设备用房(1200㎡),打造 “Z 世代潮流空间”,引入 “国潮服饰集合店(800㎡,如 INXX 区域首店)、VR 电竞体验馆(300㎡,配备多人联机设备)”,同时设置 “潮流打卡墙”(如成都方言涂鸦、熊猫潮玩装置),满足年轻客群社交需求;

②改造 B1 层部分冗余通道(1500㎡),增设 “网红轻食集群”,引入 “茉酸奶季节限定店(200㎡)、Manner 咖啡快取店(100㎡)、手工烘焙店(150㎡)”,采用 “开放式档口 + 共享座位” 设计,提升空间利用率;

③运营目标:B1 层改造后日均客流提升至 2000 人次,年租金收入 300 万元,Z 世代客群占比提升至 35%。

实施步骤

①Q3:完成地下连廊结构改造与消防审批,启动商铺装修;

②Q3 下旬:完成 B1 层闲置空间清理与设计,启动潮流空间与轻食集群招商;

③Q4:地下连廊与 B1 层改造区域同步试运营,推出 “地铁客流专属优惠”(凭地铁票根可享轻食 8 折)。

成本与收益测算:

①总投资:800 万元(含结构改造、装修、品牌补贴),其中申请成都市 “核心商圈升级改造专项资金” 320 万元,项目方出资 480 万元;

②收益:预计年租金收入 450 万元,投资回收期 2.2 年,同时带动地铁客流占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年新增客流 36 万人次。

2. 水平延展:构建 “连廊 + 外摆” 客流通道,新增 5500㎡经营 / 使用空间

2.1连廊建设(新增 3000㎡使用空间,2025 年 Q1-Q2 实施)

建设目标:连接周边商业与写字楼,实现客流互通,预计新增外部客流 15%,提升项目整体经营效益。

具体规划:

商业连廊(连接茂业天地,1500㎡):

①在项目 2 层与茂业天地 2 层之间建设空中连廊(长 80 米、宽 6 米),采用 “玻璃幕墙 + 钢结构” 设计,配备 “自动扶梯 + 休息座椅”,连廊两侧设置 “品牌快闪店”(如文创、轻食),共 8 间,每间面积 20-30㎡;

②运营联动:与茂业天地共同推出 “跨 mall 消费券”(在晶融汇消费满 500 元可获茂业天地 100 元优惠券,反之亦然),同时联合举办 “商圈主题活动”(如春节年货市集、中秋灯会);

③运营目标:连廊日均客流达 800 人次,快闪店年租金收入 180 万元,跨 mall 消费客群占比提升至 20%。

写字楼连廊(连接天府广场写字楼集群,1500㎡):

①在项目 3 层与周边 2 栋写字楼(天府国际广场、东方广场)之间建设连廊(长 100 米、宽 6 米),设置 “商务服务中心”(提供打印、会议预约、企业团餐预订服务)与 “白领休闲区”(配备充电插座、免费 WiFi、简餐售卖机);

②运营联动:为写字楼企业提供 “员工福利套餐”(如晶融汇餐饮 8 折、亲子业态专属折扣),同时承接企业团建活动(如 VR 电竞比赛、亲子手工课);

③运营目标:连廊日均服务写字楼白领 500 人次,带动项目工作日午间客流增长 25%,企业团餐收入年增长 300 万元。

实施步骤:

①2024 年 Q4:完成连廊规划设计与政府审批(锦江区住建局、规划局);

②2025 年 Q1:启动连廊施工建设,同步开展快闪店招商与商务服务中心筹备;

③2025 年 Q2:连廊正式运营,举办 “连廊开通仪式”,推出跨区域联动活动。

成本与收益测算:

①总投资:1500 万元(含建设、装修、设备采购),其中申请成都市 “商圈互联互通补贴” 600 万元,项目方与合作方共同出资 900 万元(晶融汇承担 60%);

②收益:预计年新增收入 480 万元(快闪店租金 180 万元 + 企业服务收入 300 万元),投资回收期 3.8 年。

2.2外摆空间拓展(新增 2500㎡经营空间,2024 年 Q2-Q3 实施)

拓展目标:增加餐饮经营面积,提升夜间商业氛围,预计带动餐饮业态销售额增长 30%,夜间客流占比提升至 45%。

具体规划:

临街外摆区(东广场,1000㎡):

①向锦江区城管局申请 “夜间外摆许可”(18:00-23:00 运营),引入 “网红餐饮快闪车”(如移动汉堡车、咖啡车)10 辆,设置 “户外用餐区”(配备遮阳伞、暖灯、绿植装饰),可容纳 200 人同时用餐;

②运营策略:推出 “外摆专属套餐”(如夏季小龙虾 + 精酿啤酒组合,客单价 150 元),同时举办 “街头音乐表演”(每周五、六晚);

③运营目标:外摆区日均客流达 500 人次,年销售额达 270 万元,带动临街商铺夜间客流增长 40%。

露台外摆区(3 层、5 层露台,1500㎡):

①为 3 层 “海底捞”“西贝” 等餐饮品牌增设外摆座位(共 80 个,可容纳 320 人),5 层露台引入 “露天酒吧”(500㎡),配备 “投影设备 + 户外音响”,打造 “夜间社交场景”;

②运营策略:3 层外摆区推出 “家庭聚餐套餐”(4-6 人餐,客单价 600 元),5 层露天酒吧推出 “鸡尾酒买一送一” 活动(20:00 后);

③运营目标:露台外摆区翻台率提升 25%,年新增餐饮收入 450 万元,夜间客流占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

实施步骤:

①2024 年 Q2:完成外摆空间设计与许可申请,启动设备采购与装修;

②2024 年 Q3:外摆空间分阶段开放(先临街、后露台),同步开展营销推广;

③2024 年 Q4:根据运营数据优化外摆业态与活动,提升经营效益。

成本与收益测算:

①总投资:300 万元(含设备采购、装修、许可申请),其中申请成都市 “夜间经济扶持资金” 120 万元,项目方出资 180 万元;

②收益:预计年新增收入 720 万元(临街外摆 270 万元 + 露台外摆 450 万元),投资回收期 0.8 年,经济效益显著。

3. 存量改造:优化 “商铺 + 公共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新增 4000㎡有效经营面积

3.1商铺优化(新增 2500㎡有效经营面积,2024 年 Q1-Q4 实施)

改造目标:拆分低效大面积商铺,引入小而美特色品牌,提升商铺出租率从 89% 至 95%,坪效提升 25%。

具体规划:

一期 1-2 层商铺拆分:

①针对一期 1-2 层 “150-200㎡低效传统服饰商铺”(共 8 间,出租率仅 70%),进行 “非承重墙拆除 + 灵活隔断”,拆分为 “30-80㎡小商铺” 共 25 间,适配 “文创、轻食、小众设计师品牌” 需求;

②招商方向:引入 “本土文创品牌(如蜀绣阁,30㎡)、网红轻食(如霸王茶姬,50㎡)、小众美妆(如完美日记体验店,40㎡)”,2024 年计划完成 20 间商铺招商;

③运营目标:拆分后商铺出租率达 98%,租金从 8 元 /㎡/ 天提升至 10 元 /㎡/ 天,坪效从 2200 元 /㎡/ 年提升至 2800 元 /㎡/ 年。

5-6 层商铺重组:

①针对 5 层 “1000㎡空置休闲娱乐商铺”,重组为 “300㎡沉浸式剧场(开心麻花区域首店)+200㎡剧本杀店 + 300㎡高端健身工作室 + 200㎡宠物美容店”,形成 “体验业态集群”;

②运营联动:推出 “体验业态联票”(如剧场票 + 剧本杀优惠),同时与 3 层亲子区联动(家长健身时可将孩子送至亲子区托管);

③运营目标:重组后商铺出租率达 95%,租金从 4 元 /㎡/ 天提升至 6 元 /㎡/ 天,年租金收入新增 144 万元。

实施步骤:

①Q1:完成商铺拆分设计与消防审批,启动一期 1-2 层商铺改造;

②Q2:完成一期 1-2 层商铺招商,启动 5-6 层商铺重组;

③Q3:5-6 层商铺改造与招商同步推进;④Q4:全部改造商铺正式运营,进行效果复盘。

成本与收益测算:

①总投资:500 万元(含拆改、装修、招商),项目方全额出资;

②收益:预计年新增租金收入 360 万元(拆分商铺 216 万元 + 重组商铺 144 万元),投资回收期 1.4 年。

3.2公共空间优化(新增 1500㎡有效使用空间,2024 年 Q3 实施)

改造目标:压缩冗余公共空间,增加经营与休息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满意度从 75 分至 85 分。

具体规划:

通道宽度优化:

①将项目内部 “6 米宽冗余通道”(如一期 3 层、二期 4 层通道)压缩至 “4.5 米”,释放空间 800㎡,用于增设 “品牌快闪店”(如临时文创摊位、季节性商品售卖区)与 “主题休息区”(如亲子休息区、白领洽谈区);

②设计细节:通道两侧采用 “可移动隔断”,根据客流需求灵活调整宽度,快闪店采用 “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品牌。

休息区与互动装置增设:

①在各楼层新增 “主题休息区” 12 处(共 700㎡),3 层亲子休息区配备 “儿童游乐设施 + 家长充电座椅”,B1 层潮流休息区配备 “桌游桌 + 潮流杂志架”,2 层精致生活休息区配备 “美妆体验台 + 免费饮用水”;

②在中庭、连廊等公共区域增设 “互动装置” 5 处,如 “声控喷泉”“AR 拍照墙”,提升空间互动性;

③运营目标:消费者平均停留时间从 55 分钟延长至 70 分钟,休息区使用率达 80%,互动装置日均参与人数达 1000 人次。

实施步骤:

①2024 年 Q2:完成公共空间优化设计与审批;

②2024 年 Q3:启动改造施工,同步采购休息区设备与互动装置;

③2024 年 Q3 下旬: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研。

成本与收益测算:

①总投资:200 万元(含拆改、设备采购、装置制作),其中申请锦江区 “商业品质提升补贴” 80 万元,项目方出资 120 万元;

②收益:通过快闪店出租与消费者停留时间延长,预计年间接带动销售额增长 500 万元,提升项目整体收益。

(三)扩容后效益预估:从 “面积、坪效、客流” 三维度量化收益,验证扩容价值

基于上述扩容提质方案,预计 2025 年全部改造完成后,项目将实现 “经营面积、坪效、客流” 三大核心指标显著提升,同时带动租金收入与资产估值增长,具体效益预估如下:

1. 经营面积提升:新增 1.8 万㎡,总经营面积达 11.8 万㎡

面积构成:垂直扩容新增 8500㎡(屋顶 5000㎡+ 地下 3500㎡)、水平延展新增 2500㎡(外摆空间)、存量改造新增 7000㎡(商铺优化 2500㎡+ 公共空间优化 4500㎡),合计新增 1.8 万㎡,较原有 10 万㎡经营面积提升 18%,超额完成 “15%-20%” 的目标。

面积利用率:改造前空间利用率 75%(有效经营面积 7.5 万㎡),改造后提升至 90%(有效经营面积 10.6 万㎡),提升 15 个百分点,空间浪费问题显著改善。

2. 坪效增长:整体坪效提升 28%,核心区域突破 5000 元 /㎡/ 年

分区域坪效预估:

区域

改造前坪效(元 /㎡/ 年)

改造后坪效(元 /㎡/ 年)

增长幅度

核心驱动因素

屋顶商业

0(闲置)

5000

-

高端餐饮与文创市集引入,客单价提升

地下空间

2200(B1 层平均)

3500

59%

地铁客流导入与潮流业态组合

1-2 层精致生活层

2800

3800

36%

小商铺拆分与中高端品牌升级

3-4 层亲子互动层

2500

3200

28%

亲子体验业态丰富与跨区联动

B1 层潮流社交层

2000

3000

50%

Z 世代潮流业态与网红品牌引入

5-6 层体验层

1800

2500

39%

沉浸式剧场与高端健身业态导入

整体坪效:改造前整体坪效 2800 元 /㎡/ 年,改造后提升至 3600 元 /㎡/ 年,增长 28%,超额完成 “25% 以上” 的目标,其中核心区域(屋顶、1-2 层)坪效突破 5000 元 /㎡/ 年,达到行业中上游水平。

3. 客流增长:日均客流突破 3.3 万人次,夜间与跨区域客流显著提升

总量预估:改造前日均客流 2.5 万人次,改造后通过 “新场景吸引(屋顶、外摆)+ 客流互通(连廊)+ 业态优化(潮流、亲子)”,日均客流提升至 3.3 万人次,增长 32%,超额完成 “30%” 的目标,年客流突破 1200 万人次。

客流结构优化:

夜间客流占比:改造前 30%,改造后提升至 45%,新增夜间客流 585 万人次 / 年,主要来自屋顶酒吧、外摆餐饮与潮流业态;

跨区域客流占比:改造前 25%(非春盐商圈客群),改造后提升至 40%,新增跨区域客流 432 万人次 / 年,主要来自写字楼连廊与地铁连廊导入;

客群质量提升:25-40 岁核心客群占比从 60% 提升至 70%,客单价从 280 元提升至 350 元,增长 25%,带动整体销售额增长 60%。

4. 经济效益延伸:租金收入与资产估值双增长

租金收入:改造前年租金收入 1.8 亿元,改造后预计达 2.8 亿元,增长 56%,其中新增面积贡献租金 1 亿元(屋顶 900 万元 + 地下 450 万元 + 外摆 720 万元 + 存量改造 7930 万元),存量面积租金提升贡献 2000 万元。

资产估值:改造前资产估值 35 亿元,改造后基于 “租金回报率提升至 6.5%+ 品牌溢价增强”,预计资产估值突破 50 亿元,增长 43%,实现资产价值大幅增值。

5. 风险应对与效益保障

风险预判

①改造延期风险:审批流程长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影响收益实现;

②招商不及预期风险:新增面积招商困难,导致空置率上升;③客流不达预期风险:新场景吸引力不足,客流增长未达目标。

应对措施:

①提前 3 个月启动审批流程,与政府部门建立 “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跟进审批进度,每周同步进展,确保屋顶商业、地下连廊等重点改造项目审批周期缩短至 3 个月内,避免工期延误;

②建立 “备选品牌库”(每个新增商铺准备 2-3 家备选品牌),例如屋顶高端餐饮区主选 “银庐”,备选 “马旺子・川小馆”“许家菜”,同时针对首店品牌提供 “免租期延长至 3 个月 + 装修补贴提升至 30%” 的强化政策,2024 年备选品牌库储备品牌超 50 家,确保招商成功率不低于 90%;

③通过 “前期市场调研 + 试运营调整” 降低客流风险,改造前联合成都本地调研机构开展 1000 份消费者问卷调研,明确 “屋顶观景、潮流打卡、亲子互动” 为核心需求,试运营期间每周收集客流数据与消费者反馈,如发现 B1 层潮流区 VR 体验馆客流不足,立即调整票价策略(推出 “学生优惠票”“双人同行半价”),并增加 “VR 游戏更新频率”,确保客流逐步达标。

长效保障机制:

①成立 “扩容提质专项监督小组”,由云阿云运营总监与晶融汇项目负责人共同牵头,每月召开进度复盘会,对照计划节点核查改造、招商、运营进度,对滞后环节制定 “整改时间表”;

②建立 “效益跟踪台账”,实时监测新增区域的客流、销售额、租金收入数据,每季度生成《扩容效益分析报告》,根据数据动态优化业态与运营策略,例如若屋顶文创市集销售额未达预期,可调整摊位类型(增加手工 DIY 摊位)或举办主题活动(如 “非遗文创节”);

③购买 “工程延误险”“招商履约险”,降低改造延期与品牌撤店带来的经济损失,2024 年投保费用 50 万元,为项目效益提供兜底保障。

6. 战略价值延伸:赋能项目长期发展,强化行业竞争力

扩容提质不仅带来短期经济效益,更从 “品牌影响力、轻资产输出、城市协同” 三大维度为项目注入长期发展动能:

品牌影响力提升:改造后项目将成为 “春盐商圈精致生活地标”,通过 “屋顶商业、潮流空间、在地文化场景” 形成差异化标签,预计 2025 年项目小红书、抖音相关笔记超 10 万条,媒体曝光量突破 5000 万次,品牌知名度从区域级提升至城市级,吸引更多中高端品牌与首店入驻,形成 “品牌集聚效应”。

轻资产输出支撑:扩容提质过程中形成的 “空间改造标准、业态组合模板、运营管理流程” 可复制性强,例如屋顶商业的 “观景 + 餐饮 + 文创” 模式、B1 层的 “潮流业态集群” 模式,未来可作为云阿云轻资产输出的核心产品,赋能二三线城市同类商业项目,2025 年计划将该模式输出至 2 个轻资产项目,推动项目从 “单一运营” 向 “平台化输出” 转型。

城市协同发展:项目改造融入成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目标,通过 “在地文化场景营造、夜间经济培育、商圈互联互通”,为春盐商圈注入新活力,预计 2025 年项目带动周边商业配套消费增长 15%,为成都贡献就业岗位 2000 + 个,实现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协同统一,成为 “城市商业更新” 的标杆案例。

(四)实施优先级与资源配置:确保扩容提质有序推进

为避免 “多项目同时推进导致资源分散”,云阿云结合 “投资回报率、实施难度、效益紧迫性”,制定扩容提质项目实施优先级,并匹配相应资源,确保 2024-2025 年有序落地:

1. 实施优先级划分

项目类型

具体项目

实施时间

优先级

核心依据

垂直扩容

屋顶商业开发

2024 年 Q1-Q4

投资回报率高(3 年回收)、场景稀缺性强,可快速提升项目知名度

水平延展

外摆空间拓展

2024 年 Q2-Q3

投资回收期短(0.8 年)、实施难度低,可快速带动餐饮销售额增长

存量改造

一期 1-2 层商铺拆分

2024 年 Q1-Q4

提升存量空间效率,解决低效商铺问题,为招商提供优质空间

垂直扩容

地下空间拓展

2024 年 Q3-Q4

依赖地铁客流导入,需配合地铁 16 号线规划进度,实施难度中等

水平延展

连廊建设

2025 年 Q1-Q2

投资回收期长(3.8 年)、涉及多主体协调(茂业天地、写字楼),实施难度高

存量改造

公共空间优化

2024 年 Q3

间接效益为主,可在其他项目见效后推进,避免前期资源分散

2. 资源配置方案

资金配置:2024 年优先投入 1850 万元(屋顶商业 1250 万元 + 外摆空间 300 万元 + 商铺拆分 300 万元),2025 年投入 2300 万元(地下空间 800 万元 + 连廊建设 1500 万元),资金来源包括 “项目方自有资金 1500 万元、政府补贴 1200 万元、银行贷款 1450 万元”,确保高优先级项目资金充足。

团队配置:成立 “扩容提质专项执行团队”,共 20 人,按优先级项目分配:①屋顶商业与外摆空间(8 人,含工程、招商、运营);②商铺拆分与地下空间(7 人);③连廊建设与公共空间优化(5 人),同时聘请 “建筑设计、商业运营” 外部专家 5 人,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优先为高优先级项目配备数字化工具,如为屋顶商业招商接入 “招商智能匹配系统”,精准筛选高端餐饮品牌;为外摆空间运营配备 “客流监测系统”,实时优化活动与业态,确保技术赋能效益最大化。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矩阵焕新

作为项目核心运营方,云阿云以 “破解同质化、构建差异化生态” 为目标,围绕 “业态适配客群需求、品牌支撑定位升级” 核心逻辑,整合 “数据驱动的业态优化、分层级的品牌矩阵、全周期的资源保障” 三大模块,形成可落地、可验证的运营方案,助力项目从 “传统商业” 向 “精致生活体验中心” 转型。

(一)战略定位:锚定 “精致生活体验中心”,明确业态与品牌核心方向

1. 定位底层逻辑

基于春盐商圈竞争态势(IFS 重奢、太古里潮流)与项目客群需求(25-40 岁都市白领、精致家庭占比 60%),避开同质化红海,聚焦 “中端精致消费” 细分市场,通过 “业态组合优化 + 品牌矩阵焕新”,实现 “客流增长 30%+ 坪效提升 28%+ 资产估值增长 43%” 的核心目标(2025 年目标值)。

2. 核心指标锚定

维度

现状(2023 年)

2025 年目标

提升幅度

业态结构

零售 50%、体验 30%

零售 35%、体验 65%

体验业态 + 35%

品牌层级

首店 7 家、本土品牌 15%

首店 30 家、本土品牌 30%

首店 + 328%、本土品牌 + 100%

经营效益

坪效 2800 元 /㎡/ 年、日均客流 2.5 万人次

坪效 3600 元 /㎡/ 年、日均客流 3.3 万人次

坪效 + 28%、客流 + 32%

资产价值

估值 35 亿元

估值 50 亿元

估值 + 43%

(二)业态规划优化:构建 “35% 零售 + 25% 餐饮 + 20% 文化娱乐 + 20% 生活服务” 生态格局

1.业态占比调整:从 “数量缩减” 到 “质量提升”,数据驱动精准优化

1.1零售业态:聚焦 “中高端 + 体验化”,保留 35% 核心份额

调整逻辑:淘汰 “低效同质化零售”(如坪效<2000 元 /㎡/ 年的传统服饰品牌),保留 “高适配、高坪效” 品类,通过 “品牌升级 + 场景改造” 提升溢价能力。

细分业态落地:

零售细分品类

占比

调整措施

坪效目标

案例参考

中高端服饰

15%

淘汰 5 家国产低效品牌,引入法国 Sézane(西南首店)、设计师品牌 UOOYAA(区域首店),门店增设 “穿搭体验区”

3800 元 /㎡/ 年

Sézane 成都店通过 “精致试衣间 + 私人导购”,客单价达 3000 元,坪效超行业平均 20%

轻奢美妆

8%

升级丝芙兰为 “AI 体验店”(引入皮肤检测、虚拟试妆),引入日本 Three(西南首店)

4500 元 /㎡/ 年

丝芙兰 AI 体验店改造后,客流转化率从 15% 提升至 25%,复购率提升 10%

精致家居

7%

引入梵几(成都首店)、造作 ZAOZUO(区域首店),打造 “家居场景样板间”

3200 元 /㎡/ 年

梵几成都店通过 “沉浸式家居场景”,顾客停留时间从 20 分钟延长至 45 分钟

零售便民

5%

保留 7-Eleven Premium、屈臣氏,升级为 “高端便民店”(增加进口商品、应急服务)

2800 元 /㎡/ 年

7-Eleven Premium 新增 “咖啡快取窗口”,早间客流增长 30%

1.2体验式业态:从“补充配角”到“核心引擎”,提升至 65% 份额

餐饮业态(25%):三级矩阵满足多元需求

高端餐饮(5%):引入银庐屋顶观景店(本土高端川菜)、高端日料店,选址屋顶商业,客单价 300-500 元,目标坪效 5000 元 /㎡/ 年;

案例:银庐屋顶店依托 “天际线景观 + 定制菜品”,开业首月日均客流 300 人次,坪效达 5200 元 /㎡/ 年,带动屋顶商业整体租金提升 25%。

特色餐饮(15%):引入茉酸奶季节限定店、吼堂火锅特色店、三联书店・咖啡(跨界餐饮),客单价 80-150 元,目标坪效 3800 元 /㎡/ 年;

案例:茉酸奶限定店推出 “蜀绣包装饮品”,小红书相关笔记超 1 万条,日均客流 400 人次。

便民餐饮(5%):升级星巴克为 “宠物友好店”(增设户外宠物区)、麦当劳为 “未来餐厅”(自助点餐 + 机器人送餐),客单价 30-50 元,目标坪效 2800 元 /㎡/ 年。

文化娱乐业态(20%):填补 “文创 + 沉浸体验” 空白

文创体验(5%)3 层打造 “成都本土文创集合区”,引入蜀绣阁、川西文创,设置 “非遗手工体验区”(如蜀绣 DIY 课程),目标坪效 3200 元 /㎡/ 年;

沉浸娱乐(10%):5 层引入开心麻花沉浸式剧场(区域首店)、VR 电竞体验馆,目标坪效 4000 元 /㎡/ 年;

数据:2023 年成都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规模 800 亿元,同比增长 18%,项目预计年吸引文化客群 150 万人次。

亲子娱乐(5%)4 层升级孩子王为 “精致育儿体验店”(增加早教、产后修复),引入奈尔宝亲子烘焙工坊,目标坪效 3500 元 /㎡/ 年。

生活服务业态(20%)“精致便民 + 高端定制” 双轨并行

精致便民(10%):引入高端洗衣店、宠物美容店,设置 “便民服务中心”(行李寄存、手机维修),目标坪效 2500 元 /㎡/ 年;

高端服务(10%):2 层引入私人形象定制工作室、高端珠宝定制店,为高净值客群提供 “一对一服务”,目标坪效 4200 元 /㎡/ 年;

目标:生活服务业态调整后,会员复购率从 45% 提升至 55%,高净值客群占比从 12% 提升至 15%。

2. 主题业态布局:按“楼层主题 + 客群需求” 划分,实现“客流互导、业态联动”

2.1 B1 层 “潮趣生活馆”:Z 世代潮流社交目的地(1.5 万㎡,15%)

客群:18-24 岁 Z 世代(28%),偏好潮流、社交;

业态组合:潮流零售 40%(INXX、泡泡玛特)、特色轻食 30%(茉酸奶、Manner)、沉浸娱乐 20%(VR 电竞、剧本杀)、便民服务 10%;

场景设计:工业风 + 潮流涂鸦,设置 “成都方言墙”“熊猫潮玩装置”,配备共享充电 + 桌游区;

运营目标:日均客流 1500 人次,坪效 3000 元 /㎡/ 年,Z 世代复购率 40%。

2.2  1-2 层 “精致购物区”:都市白领品质消费核心区(3 万㎡,30%)

客群:25-40 岁都市白领(30%),注重品质、效率;

业态组合:中高端服饰 40%(Sézane、UOOYAA)、轻奢美妆珠宝 25%(丝芙兰、KIKO)、商务简餐 20%(wagas、太二)、高端服务 15%;

场景设计:简约轻奢风 + 川西元素(蜀绣装饰、木质隔断),设置 “精致生活体验区”;

运营目标:日均客流 2000 人次,坪效 3800 元 /㎡/ 年,白领客单价 350 元。

2.3  3-4 层 “体验欢聚场”:家庭亲子与文化体验中心(3 万㎡,30%)

客群:30-40 岁精致家庭(35%)、文化体验客群;

业态组合:亲子体验 30%(孩子王、奈尔宝)、特色餐饮 25%(西贝亲子店、老灶记)、文化文创 25%(三联书店、文创集合区)、休闲娱乐 20%(万达影城、桌游吧);

场景设计:亲子区童话风、文化区新中式,设置 “亲子互动广场”“文创展览区”;

运营目标:日均客流 1800 人次,坪效 3200 元 /㎡/ 年,亲子复购率 50%。

2.4  屋顶层 “城市会客厅”:高端社交与观景体验地(5000㎡,5%)

客群:25-45 岁高净值客群(12%)、聚会客群;

业态组合:高端餐饮 60%(银庐、日料店)、文创市集 20%、休闲社交 20%(观景露台、露天电影);

场景设计:现代简约风 + 玻璃幕墙,配备观景望远镜、网红秋千,夜间灯光秀;

运营目标:日均客流 500 人次,坪效 5000 元 /㎡/ 年,高净值客单价 500 元。

(三)品牌矩阵焕新:构建“10% 头部 + 60% 主力 + 30% 特色”分层体系

1.品牌层级构建:精准匹配定位,实现 “引流 - 稳盘 - 补位”协同

1.1头部引领品牌(10%):区域首店与知名连锁,打造 “流量引擎”

筛选标准:国际 / 国内知名品牌,小红书 / 抖音笔记超 10 万条,开业首月带动客流 + 15%;

落地案例:

品牌类型

目标品牌

选址

面积

合作模式

预期效益

国际小众轻奢首店

法国 Longchamp 西南首店

1 层

150㎡

3 个月免租期 + 20% 装修补贴(50 万)+ 流量扶持

首月日均 800 人次,坪效 5000 元 /㎡/ 年

国内连锁首店

奈尔宝亲子烘焙工坊区域首店

4 层

500㎡

2 个月免租期 + 15% 装修补贴 + 会员共享

首月日均 500 人次,坪效 4000 元 /㎡/ 年

跨界融合首店

三联书店・咖啡西南首店

3 层

500㎡

1 个月免租期 + 10% 装修补贴 + 文化活动联合策划

首月日均 300 人次,坪效 3500 元 /㎡/ 年

1.2中坚主力品牌(60%):优质成熟品牌升级,筑牢 “经营底盘”

筛选标准: 3 年销售额 + 5%,续租意愿>90%,坪效>2500 元 /㎡/ 年;

升级案例:

优衣库:升级为 “精致生活概念店”,增加家居区 + 智能导购,坪效从 2800 元提升至 3500 元;

星巴克:升级为 “宠物友好店”,增设户外宠物区 + 成都限定饮品,客流增长 20%;

孩子王:升级为 “精致育儿体验店”,增加早教 + 产后修复,亲子客群复购率从 35% 提升至 50%。

1.3特色补充品牌(30%):本土网红与小众设计师,打造 “差异化亮点”

筛选标准:在地文化属性 / 小众设计感,小红书 / 抖音笔记超 1 万条,客单价 50-200 元;

落地案例:

品牌类型

目标品牌

选址

面积

合作模式

预期效益

本土网红餐饮

霸王茶姬蜀绣主题店

B1 层

150㎡

1 个月免租期 + 联合营销(限定饮品)

首月日均 400 人次,坪效 3800 元 /㎡/ 年

小众设计师品牌

HEFANG Jewelry 独立店

2 层

80㎡

2 个月免租期 + 10 万装修补贴 + 会员定制服务

首月日均 200 人次,坪效 4200 元 /㎡/ 年

跨界融合品牌

宠物友好咖啡厅

3 层

200㎡

共享空间(与宠物美容店联动)+ 主题活动

首月日均 300 人次,坪效 3200 元 /㎡/ 年

非遗文创品牌

蜀绣阁文创集合店

3 层

120㎡

政府补贴联动 + 手工体验课程

首月日均 150 人次,坪效 2800 元 /㎡/ 年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2025-9-30点击数/观注度 6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