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项目(五)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项目(五)

原创  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通过系统实施本报告战略方案,巴南万达广场有望实现资产价值的全面提升,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商业地产升级的典范项目。云阿云公司也将通过这一项目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巩固其在城市运营和商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地位全文共862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重庆巴南万达广场资产增值优化管理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分析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及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优化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提升方案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一)项目优化核心建议:聚焦“快见效、强差异、高效率”,推动资产价值快速跃升

基于项目现状与前期规划落地痛点,从 “空间、招商、运营” 三大核心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确保策略可落地、效果可量化,助力项目在 1-2 年内实现从 “区域商业体” 到 “巴南标杆” 的突破。

1. 空间优化:“优先突破 + 最小干扰”,实现短期体验升

1.1优先改造高流量核心区域,打造 “第一眼记忆点”

核心区域锁定:主入口(1 号门)、中庭、L1 层轻奢聚集区 —— 这三大区域日均客流占比达 60%,是消费者 “第一印象” 形成的关键,改造后可快速提升项目高端感与打卡属性。

具体改造方案:

主入口升级(投入 120 万元):拆除现有传统玻璃门,更换为 “巴渝文化主题旋转门”(门体雕刻鱼洞乱针绣图案,夜间发光),入口广场增设 “非遗文化水景装置”(喷水图案随音乐变化,融入接龙吹打节奏),参考成都 IFS “熊猫爬墙” 地标打造逻辑,目标入口拍照分享量日均 500 条,进店转化率从 28% 提升至 35%;

中庭改造(投入 180 万元):更换现有传统吊顶为 “动态光影穹顶”(可模拟星空、花海等场景,配合节庆主题切换),中庭立柱包裹 “AR 互动屏”(扫码触发巴南非遗动画),增设 “悬浮式休闲平台”(带充电功能的网红座椅,可俯瞰中庭),目标中庭停留时间从 15 分钟延长至 30 分钟,周边商铺客流增长 20%;

L1 层动线优化(投入 80 万元):打通轻奢区与美妆区的隔断,采用 “弧形引导地砖”(发光箭头指引客流),在轻奢店之间设置 “品牌联动展示柜”(如 Coach 与 Sephora 联名陈列),减少客流折返,目标 L1 层客群动线完整率从 65% 提升至 85%,跨品牌消费转化率从 10% 提升至 18%。

实施保障:采用 “夜间施工 + 分区域封闭” 模式,主入口改造安排在 22:00-6:00,中庭改造分 3 个阶段(先改造吊顶、再装互动屏、最后增设休闲平台),每个阶段封闭 1/3 区域,确保正常经营不受影响,改造周期控制在 45 天内。

1.2补齐体验短板空间,解决 “高楼层客流荒”

短板空间锁定:3-5 层垂直动线、4 层非遗文化区、5 层体验区 ——2024 年数据显示,3 层客流仅为 1 层的 42%,5 层不足 1 层的 25%,体验场景缺失是核心痛点。

具体改造方案:

垂直动线优化(投入 500 万元): 2-3 层、4-5 层增设 2 部 “飞天梯”(参考深圳海岸城模式),梯厢内部采用 “主题化包装”(3 层为亲子卡通主题,5 层为潮流科技主题),电梯口设置 “楼层业态导视屏”(实时显示各楼层核心活动,如 “5F:VR 电竞比赛正在进行”),目标 3 层客流增长 62.5%,5 层客流增长 100%;

4 层非遗区激活(投入 150 万元):将现有 500㎡闲置空间改造为 “巴南非遗互动工坊”,设置 “乱针绣 DIY 台”(配备非遗传承人驻场教学)、“接龙吹打体验区”(提供简易乐器供游客演奏),推出 “非遗体验 + 餐饮” 套餐(体验 1 小时可获 4 层主题餐厅 8 折券),目标 4 层日均客流从 800 人次增至 1500 人次,非遗业态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 / 年;

5 层体验区扩容(投入 200 万元):从传统零售区划出 800㎡,引入 “超级队长 VR 体验馆”(含巴南文旅定制场景,如虚拟游览东温泉)、“剧本杀主题店”(10 个房间,含非遗故事剧本),延长 5 层营业时间至 24:00,推出 “夜间潮玩卡”(99 元享 VR + 剧本杀组合体验),目标 5 层夜间客流占比从 15% 提升至 40%,坪效从 4000 元 /㎡/ 年提升至 6500 元 /㎡/ 年。

数据目标:改造后项目整体体验空间占比从 25% 提升至 35%,消费者对 “空间体验” 的满意度从 3.2 分(满分 5 分)提升至 4.3 分,高楼层商铺出租率从 82% 提升至 95%。

2. 招商落地:“首店破圈 + 特色扎根”,构建差异化品牌矩阵

2.1重点突破首店品牌,打造 “区域消费爆点”

首店引入优先级: “引流能力 + 区域稀缺性” 排序,优先引入三类首店:①重庆首店(如太二酸菜鱼、超级队长 VR)—— 区域稀缺性高,可吸引全城客群;②巴南首店(如喜茶黑金店、NPC 潮流集合店)—— 填补区域空白,快速提升本地客群粘性;③非遗主题首店(如巴南非遗文创集合店)—— 强化在地特色,形成独家记忆点。

具体落地策略:

首店资源储备:依托云阿云全球品牌库,2025 年重点储备 50 家首店资源,按 “优先级” 分类 ——A 类(高适配度、高引流力)20 家(如方所书店、% Arabica),B 类(潜力型、培育期)30 家(如茉酸奶、Manner 咖啡),确保每个业态至少有 2-3 家备选品牌;

首店培育支持:制定 “首店扶持套餐”——①资金补贴:重庆首店给予最高 50 万元装修补贴 + 6 个月免租期,巴南首店给予 20 万元装修补贴 + 3 个月免租期;②营销支持:首店开业当月,项目提供中庭快闪位(免费使用 7 天)、官方抖音账号推广(3 条专属视频)、会员定向推送(覆盖 5 万高价值会员);③数据支持:开业后 6 个月,每周提供客群消费数据分析(如 Z 世代客群占比、复购频次),帮助品牌优化产品;

首店联动运营:首店开业期间举办 “首店狂欢周”,如太二酸菜鱼开业推出 “巴南限定菜品”(结合木洞蜜枣口味),联合 3 层亲子业态推出 “家庭套餐”(酸菜鱼 + 宝贝王体验),目标首店开业首月日均客流 1500 人次,带动项目整体客流增长 25%。

数据目标:2025 年引入首店 10 家(重庆首店 3 家、巴南首店 7 家),首店品牌销售额占比达 12%;2027 年累计引入首店 30 家,首店品牌成为项目 “核心引流引擎”,跨界客群占比提升至 35%。

2.2强化特色体验品牌,形成 “差异化护城河”

特色品牌引入方向:①本土非遗品牌(鱼洞乱针绣工坊、接龙吹打乐器店)—— 强化在地属性,区别于其他商业体;②新兴体验品牌(元宇宙社交馆、宠物友好咖啡馆)—— 吸引 Z 世代客群,保持业态新鲜度;③社区便民品牌(智慧菜场、24 小时健身房)—— 增强本地客群粘性,提升复购率。

具体落地策略:

本土品牌孵化:联合巴南区文旅局推出 “非遗品牌孵化计划”,为鱼洞乱针绣工坊提供 300㎡免租空间(前 2 年全免,后 3 年减半),协助对接供应链(如原材料采购、包装设计),开发 “巴南文创衍生品”(如刺绣手包、乐器造型摆件),目标孵化 2 家年销售额超 500 万元的本土非遗品牌;

新兴品牌测试: 5 层预留 1000㎡“创新测试区”,采用 “3-6 个月短租期 + 低租金” 模式(租金 150 元 /㎡/ 月,低于市场 30%),引入元宇宙社交馆(支持虚拟社交、数字藏品交易)、宠物友好咖啡馆(提供宠物餐食、美容服务),通过 “客流量、复购率、客群好评率” 评估市场潜力,如某品牌 6 个月内坪效达 7000 元 /㎡/ 年,则转为常规品牌并扩大面积;

社区品牌优化:淘汰 3 家低效社区零售品牌(坪效低于 3000 元 /㎡/ 年),引入 “智慧菜场”(参照上海蒙西菜场模式,整合生鲜零售 + 食材加工 + 餐饮堂食)、“乐刻运动 24 小时健身房”,推出 “社区会员权益”(智慧菜场消费满 50 元赠停车 1 小时,健身房会员享餐饮 8 折),目标社区客群复购率从 40% 提升至 55%。

案例参考:成都宽窄巷子通过引入本土非遗品牌,年接待文旅客群 2000 万人次,特色业态销售额占比达 30%;上海 TX 淮海通过 “新兴品牌测试区”,年轻客群占比达 60%,成为 Z 世代潮流地标。

3. 运营提效:“数字化驱动 + 精细化落地”,实现降本增

3.1依托云阿云数字化能力,打通 “数据 - 决策 - 执行” 闭环

客流分析精细化:

数据采集升级:在现有 200 个 AI 摄像头基础上,新增 50 个 “热力图监测点”(覆盖高楼层、死角空间),实时采集 “客流密度、停留时长、动线轨迹” 数据,精度达 98%,如识别 B1 层潮流区 “18-25 岁客群停留时间仅 40 分钟”,立即调整场景(增加潮玩快闪店);

算法应用深化:通过云阿云 “客流预测模型”,提前 7 天预测周末、节庆客流峰值(如预测春节前 1 周日均客流达 6 万人次),动态调整运营资源(如增加保洁人员至 30 人 / 天、临时开放 2 个备用停车场),目标客流高峰期服务投诉率降低 40%;

动线优化迭代:每季度输出《客流动线分析报告》,如发现 “从 L1 层到 L3 层的客流流失率达 50%”,则优化飞天梯导视(增加发光箭头)、推出 “楼层联动优惠券”(L1 层消费满 300 元赠 L3 层亲子体验券),目标跨楼层客流转化率提升 15 个百分点。

3.2会员管理精准化,提升 “高价值客群” 贡献

会员分层运营:

分层标准:按年消费金额将会员分为 “黑钻会员(年消费超 10 万元)、铂金会员(5-10 万元)、黄金会员(1-5 万元)、普通会员(1 万元以下)”,占比分别为 5%、15%、30%、50%;

权益差异化:黑钻会员享受 “专属导购 + 免费停车 3 小时 + 非遗体验优先预约”,铂金会员享受 “生日专属礼包 + 餐饮 9 折”,黄金会员享受 “积分加速(消费 1 元积 1.2 分)”,普通会员引导 “储值 500 元升级黄金会员”,目标黑钻会员贡献率从 15% 提升至 25%;

精准触达:基于会员画像推送个性化内容,如向 “28 岁宝妈会员” 推送 “亲子工坊预约 + 儿童餐饮满减”,向 “35 岁男性高端会员” 推送 “轻奢新品 + 高端餐饮品鉴”,目标会员优惠券核销率从 25% 提升至 40%。

3.3商户服务精细化,构建 “共生共赢” 生态

商户赋能体系:

运营培训:每月举办 1 次 “商户运营沙龙”,邀请行业专家分享 “抖音营销技巧”“亲子业态客单价提升方法”,2025 年计划培训 20 场,覆盖所有商户,目标商户运营能力评分提升 20%;

数据共享:为商户开通 “经营数据仪表盘”,实时查看 “本店客流、销售额、客单价”,对比同品类平均水平,如某餐饮品牌发现 “周末午市翻台率仅 2 次 / 天(行业平均 3 次)”,可参考项目提供的 “菜单优化建议”(增加轻食套餐);

联合营销:每季度组织 1 次 “商户联合促销”,如 “亲子消费节” 期间,3 层亲子业态、2 层儿童零售、4 层家庭餐饮联合推出 “198 元亲子套餐”,项目承担 50% 营销费用(如小程序推广、户外广告),目标联合促销期间商户销售额平均增长 30%。

数据目标:2025 年商户满意度从 80 分提升至 90 分,商户续约率从 85% 提升至 95%,商户经营问题响应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24 小时。

(二)行业启示:从巴南万达案例看商业地产的 “破局之道”

重庆巴南万达广场的资产优化实践,不仅是单个项目的升级,更折射出后疫情时代商业地产的三大核心趋势,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参考路径。

1. 商业资产优化需 “因地制宜”:拒绝 “模板化复制”,挖掘 “在地化价值”

核心逻辑: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不可替代性”,而 “在地化” 是打造不可替代性的关键 —— 每个项目的区位、客群、文化基因不同,盲目复制 “网红模板”(如一味跟风 “公园式商业”“元宇宙主题”)只会导致同质化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

巴南万达实践验证:项目未盲目引入全国性网红品牌,而是深度挖掘 “巴南非遗文化”(鱼洞乱针绣、接龙吹打),打造 “非遗文化街区”,既填补了区域文化体验空白,又形成了与重庆其他商圈(如观音桥、解放碑)的差异化竞争,2025 年目标文化业态销售额占比达 15%,成为项目独家记忆点。

行业应用建议:

前期调研聚焦 “在地基因”:项目启动前需深入调研区域文化(如历史典故、非遗技艺)、客群需求(如本地居民消费习惯、游客偏好),避免 “拍脑袋决策”;

业态组合融入 “在地特色”:如西安项目可结合 “唐文化” 打造主题街区,广州项目可引入 “广府非遗” 品牌,让项目成为 “区域文化载体”;

运营活动联动 “在地资源”:联合当地文旅局、非遗传承人、本土品牌举办活动(如巴南万达 “非遗文化节”),既降低营销成本,又增强项目与区域的绑定度。

反面案例警示:某二线城市商业体盲目复制 “成都宽窄巷子” 模式,引入大量全国性文创品牌,未结合本地文化,开业后 3 个月客流下滑 50%,最终被迫调整业态,验证了 “因地制宜” 的重要性。

2. 运营商核心竞争力:从 “空间出租” 到 “资源整合 + 数字化能力”

核心逻辑:传统商业地产运营商的核心能力是 “招商出租”,而新时代运营商需具备 “资源整合” 与 “数字化” 双重能力 —— 前者确保引入高匹配度品牌,后者实现运营效率提升,两者结合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巴南万达实践验证:云阿云作为运营商,一方面整合 “全球品牌资源库(2000 余个品牌)+ 巴南区政府政策资源(首店补贴、文旅补贴)+ 万达集团内部资源(品牌库共享、运营协同)”,为项目引入 10 家首店品牌,获取政府补贴 800 万元;另一方面通过 “客流分析、销售预测、会员管理” 等数字化工具,将招商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35 天,会员复购率从 45% 提升至 60%,验证了 “资源 + 数字化” 的竞争力。

行业应用建议:

资源整合能力建设:

外部资源:与品牌商建立 “长期战略合作”(如云阿云与 2000 余个品牌签订合作协议),与政府对接 “专项扶持政策”(首店补贴、改造补贴),与金融机构合作 “资产优化贷款”;

内部资源:建立 “跨项目资源联动机制”(如将珠海万达成熟品牌引入巴南项目),实现资源复用;

数字化能力建设:

基础层:部署 AI 摄像头、WiFi 探针、POS 数据系统,确保数据采集全面性;

算法层:开发 “客流预测、品牌适配、销售分析” 等模型,提升决策科学性;

应用层:打造商户端 “经营仪表盘”、消费者端 “会员小程序”,实现数字化落地;

行业标杆参考:华润万象生活通过 “万象品牌库(5000 余个品牌)+ 万象云数字化系统”,2024 年商业项目平均出租率达 98%,坪效同比增长 15%,成为行业运营商标杆。

3. 商业地产转型方向:从“卖空间”到“经营用户”,以体验驱动长期价值

核心逻辑:单纯购物” 转向 “体验消费”,商业体不再是 “商品交易场所”,而是 “社交、文化、娱乐的生活空间”。这要求运营商从 “关注租金收益” 转向 “关注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通过持续优化体验提升用户粘性,最终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巴南万达实践验证:项目通过三大动作落地 “经营用户” 理念:①优化体验场景(如打造非遗互动工坊、VR 体验馆),延长用户停留时间(从 1.8 小时至 3 小时);②精细化会员运营(分层权益、精准触达),提升用户复购率(从 45% 至 60%);③联动商户推出 “体验 + 消费” 套餐(如非遗体验 + 餐饮折扣),提升用户单客价值(客单价从 285 元至 350 元)。2025 年目标用户满意度达 4.3 分,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超 50%,验证 “经营用户” 对资产增值的驱动作用。

行业应用建议:

用户分层运营: “消费偏好、生命周期阶段” 划分用户群体(如 Z 世代、年轻家庭、银发族),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专属体验(如 Z 世代的潮流社交场景、银发族的健康服务场景),避免 “一刀切” 的运营模式;

体验场景创新:围绕 “五感体验” 打造差异化场景 —— 视觉(动态光影装置)、听觉(非遗音乐表演)、味觉(本地特色餐饮)、触觉(非遗手作体验)、嗅觉(香氛主题展区),让用户形成 “沉浸式记忆”;

用户价值延伸:超越商业范畴,为用户提供 “生活服务增值”(如亲子托管、健康咨询、旅游规划),将商业体打造为 “社区生活枢纽”,如巴南万达联合巴南区文旅局为用户提供 “周边景点导览服务”,增强用户对项目的依赖度;

行业趋势预判:未来 5 年,“经营用户” 能力将成为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头部项目将实现 “用户数据资产化”(通过用户消费数据反哺业态调整、品牌招商),如通过分析 Z 世代用户 “每月 3 次潮玩消费” 的偏好,优先引入潮玩首店品牌,形成 “用户需求 - 业态调整 - 资产增值” 的正向循环。

(三)总结:项目优化与行业发展的共生关系

重庆巴南万达广场的资产优化实践,既是单个项目应对市场竞争的 “破局之举”,也是商业地产行业转型的 “微观缩影”,两者形成 “项目实践验证行业趋势、行业趋势指导项目优化” 的共生关系:

1. 项目优化是行业趋势的 “落地载体”

巴南万达的 “在地化特色挖掘”(非遗文化街区)、“数字化运营提效”(云阿云算法应用)、“用户体验升级”(分层会员运营),正是对行业 “拒绝同质化、拥抱数字化、聚焦用户” 三大趋势的具体落地。项目通过可量化的成果(如首店引入 10 家、客流增长 25%、坪效提升 30%),验证了行业趋势的可行性,为其他项目提供 “可复制、可落地” 的实践样本 —— 如中小城市商业体可借鉴其 “非遗 + 商业” 的模式,避免盲目复制一线城市网红项目;区域型商业体可参考其 “数字化客流分析” 方法,优化高楼层动线。

2. 行业趋势是项目优化的 “方向指引”

商业地产 “因地制宜、资源整合 + 数字化、经营用户” 的趋势,为巴南万达的优化提供了清晰方向:避免陷入 “重硬件轻文化” 的误区,而是深度绑定巴南非遗基因;拒绝 “传统招商依赖经验” 的模式,而是通过云阿云整合资源、算法辅助决策;摆脱 “只关注租金收益” 的短视思维,而是通过体验升级、会员运营实现长期用户价值。可以说,行业趋势为项目优化划定了 “正确赛道”,让项目避免走弯路(如盲目引入全国性网红品牌导致的同质化竞争),确保优化动作始终贴合市场需求与行业规律。

3. 未来展望:从“项目标杆”到“行业赋能”

巴南万达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自身成为 “重庆巴南商业标杆”(2027 年资产估值提升 20%),更在于通过《商业资产优化云阿云模型》的输出,为行业提供 “标准化工具 + 个性化适配” 的解决方案:

对区域型商业体:提供 “在地文化挖掘工具包”(如非遗品牌对接资源、在地活动策划方案),帮助其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对中小运营商:输出 “轻量化数字化系统”(如简易版客流分析工具、会员管理小程序),降低其数字化转型成本;

对行业生态:推动 “品牌 - 运营商 - 政府 - 用户” 四方协同,如建立 “全国非遗商业合作联盟”,让更多非遗品牌走进商业体,实现 “商业价值” 与 “文化价值” 的双重提升。

最终,巴南万达的实践将证明:商业地产的未来,不再是 “规模扩张” 的比拼,而是 “精耕细作” 的较量 —— 通过深度理解项目基因、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持续迭代运营能力,才能在存量时代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附录一: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销售额:9.8 亿元。增长核心源于主题活动赋能与业态联动,通过打造 “陆海之约・2023 畅享巴南” 主题活动季,联动东盟优品展销、汽摩消费节、农特产品品鉴等多元场景营造消费氛围,带动零售与餐饮业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72%。其中,汽摩消费节贡献显著,线下展示期间销售额达 6500 万元,环比增长 16.6%;餐饮业态中,网红茶饮、特色小吃销售额占比达 45%,同比提升 10%,万达金街夜间餐饮消费占比超 60%。

2024 年

销售额:11.2 亿元(含车),同比增长 14.3%。增长驱动力来自品牌焕新与 IP 活动引流:全年围绕 “万味盛典” 等 IP 举办美食狂欢、潮流快闪等活动超 50 场,单场活动最高带动单日销售突破 600 万元。智能数码、运动服饰业态表现突出,销售额分别增长 30% 和 25%;主力店苏宁易购、IMAX 影院关联消费(如家电周边、餐饮配套)增长 28%,节假日销售占比达 58%。

2025 年上半年

销售额:7.9 亿元,同比增长 15.9%。关键增长节点集中在节假日:春节期间联动 “不夜巴南生活节” 推出惠民消费券,带动假期销售额提升 38%,本地家庭消费占比达 65%;五一假期借力商圈联动效应,日均销售超 1800 万元,5 月 1 日销售额峰值达 2500 万元。东盟优品专区、智能家电专区销售额增长显著,分别提升 42% 和 35%,反映区域消费对 “特色 + 品质” 的偏好。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客流量:2000-2200 万人次(日均5.6- 6.0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85- 90%。客群以 25-40 岁家庭客群为主(占比 60-65%),周末及节假日客流占比达 52%,“陆海之约” 主题活动单场平均引流3- 5 万人次,其中东盟优品展区日均客流超 1.2 万人次。地铁 3 号线接驳优势显著,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达 40-45%;万达金街与购物中心联动效应明显,带动商业街日均客流增长 30%。

2024 年

客流量:2400-2600 万人次(日均 6.6-7.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活动引流成效突出:全年通过 “主题季 + 常态化” 模式举办 IP 展、美食节等活动超 60 场,其中万味盛典开幕式、潮流街舞派对单场客流超 7 万人次。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8%,多为龙洲湾及周边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平均停留时长 2.8 小时,较普通客群高 1.1 小时;万达金街 - 旭辉乐活城人行天桥投用后,跨街区客流联动增长 22%。

2025 年上半年

客流量:1400-1500 万人次(日均 7.7-8.2 万人次)。节假日客流爆发明显:春节期间 “潮流年货节” 吸引区内及周边区县游客,周末客流同比提升 35%,跨区游客占比达 25%-30%;五一假期 5 月 1 日客流峰值达 12-15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8.0 万人次,周末峰值达 11 万人次。家庭客群与青年客群占比均衡(分别为 58%、35%),餐饮美食、生活零售区域客流密度最高,占商场总客流的 62%。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120-220 元 /㎡/ 月,租用率 91%。租金定价差异化显著:首层零售区租金最高(180-250 元 /㎡/ 月),体验业态(如影院、亲子)根据面积提供灵活定价(120-150 元 /㎡/ 月),餐饮业态租金集中在 100-120 元 /㎡/ 月。推行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 组合模式(月流水≥30 万元抽成 6%),网红餐饮、特色零售品牌租金收入增长 15%,带动核心商业区整体租金提升 10%。

2024 年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2%,坪效达 1.12 万元 /㎡/年。品牌优化驱动租金提升:淘汰 10% 低坪效品牌(如传统杂货、低效零售),引入 18 个高潜力品牌、区域首店,核心零售区坪效提升 20%。对租期≥3 年的优质品牌提供 6% 租金优惠,续约率达 85%,保障租金收入稳定;数字化管理系统落地(如智能能耗监控、商户数据看板),降低运营成本 12%。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 18%,核心策略包括:

业态优化:提升特色零售、体验式业态占比至 68%,重点打造 “东盟特色消费区”“夜间潮玩街区”,实现租金溢价 10%-15%;

品牌升级:引入区域首店及国潮品牌,计划将高坪效品牌租金占比提升至 40%,提供最高 15 万元的定制化装修补贴吸引优质品牌;

增值服务:深化商户数据赋能,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方案,收取 8%-12% 的营销服务费,补充租金收入。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引入 22 个新品牌(含 4 家区域首店),涵盖潮流零售(如优衣库、喜茶)、特色餐饮(如地方风味小吃旗舰店)、体验业态(如亲子互动中心)。淘汰 10 家定位不符或经营低效品牌(如传统百货、低客流服饰店),优化 12% 营业面积,调整后东盟优品专区销售额增长 45%。重点打造 “夜间美食街区”,集聚 30 + 特色餐饮品牌,年客流量 380 万人次,销售额达 2.1 亿元。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 10%,聚焦 “特色 + 体验” 双升级:新增 “智能生活专区”(含家电体验、数码潮玩),会员复购率达 68%;升级 “亲子游乐区”,引入互动体验项目,周末亲子客群占比提升至 35%。通过业态联动,带动周边零售、服务消费提升 22%;区域首店数量增至 12 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15%。

2025 年计划

核心方向 “特色深化 + 体验升级”:

业态新增:打造 “户外生活体验区”,引入露营装备展示、运动俱乐部等,目标坪效 2.5 万元 /㎡;

会员赋能:升级 “万达悦享会员体系”,推出 “家庭消费权益包”,计划带动会员消费额年增 22%;

品牌调整:品牌汰换率控制在 8%,重点引入跨境商品品牌、地方非遗文创品牌,打造 “跨境 + 非遗” 特色专区,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5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 数字化系统升级(商户数据中台建设 400 万元、智能导览系统 300 万元)、体验业态优化(万达金街场景改造、主力店设备更新)、交通接驳提升(人行天桥配套设施、停车场智能引导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2025 年预留 1.2 亿元:用于特色品牌引进(瞄准跨境消费、非遗文创品牌)、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如 “东盟消费文化节”)、跨区域营销推广(联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周边区县文旅平台),进一步扩大 “巴南消费核心载体” 影响力。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超 95 万(年增 35%),私域流量交易规模超 5 亿元,通过数字化精准推送(如活动预告、消费券发放),会员复购率提升 20%。搭建 “万达线上生活平台”,实现线上领券、线下核销,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48%;推出智能停车与排队查询小程序,顾客满意度提升至 90%。

行业坐标

销售表现:2024 年销售额增速 14.3%,高于重庆南部区域商业综合体均值(11%),在巴南区核心商圈商业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居首位。

定位优势:以 “龙洲湾消费核心引擎” 为核心定位,融合 “特色零售 + 餐饮美食 + 家庭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巴南及周边区域市民日常消费、家庭聚会的首选地,获评 “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巴南夜间经济标杆项目”。

核心挑战:区域新兴商业项目增多,需持续强化特色业态与主题活动优势;消费需求多元化升级,需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如定制化家庭活动、跨境消费服务),巩固区域消费核心地位。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2025-9-27点击数/观注度 80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