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项目(二)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项目(二)

原创  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通过系统实施本报告战略方案,巴南万达广场有望实现资产价值的全面提升,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商业地产升级的典范项目。云阿云公司也将通过这一项目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巩固其在城市运营和商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地位全文共862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重庆巴南万达广场资产增值优化管理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SWOT分析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及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优化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提升方案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五、定位升级及客群策略

(一)项目定位回顾与升级背景

1. 过往定位及运营成效

巴南万达广场自 2015 年开业以来,初始定位为 “龙洲湾区域型购物中心”,核心聚焦 “满足巴南本地居民日常消费需求”,以 “全业态覆盖 + 大众品牌聚集” 为核心竞争力。从运营数据来看,这一定位在项目初期实现了快速起势:

客流与销售:开业首年日均客流达 2.8 万人次,2020 年峰值日均客流突破 4 万人次,2024 年销售额达 15 亿元,在全市 12 座万达广场中排名前三,成功填补了龙洲湾商圈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白;

区域影响力:凭借永辉超市、万达 IMAX 影城、宝贝王等核心业态,项目成为巴南居民 “日常购物、亲子娱乐、观影休闲” 的首选场所,2024 年区域内客群占比达 65%,其中 80% 的客群表示 “每月至少到访 2 次”,奠定了区域商业核心地位;

资产基础:项目 17.7 万㎡购物中心出租率长期稳定在 90% 以上,2024 年单位面积租金达 85 元 /㎡/ 月,高于龙洲湾商圈平均水平 15%,为后续资产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定位局限与升级必要性

随着巴南区城市规划升级、消费需求迭代及竞品竞争加剧,原有 “区域购物中心” 定位逐渐显现局限,具体表现为:

客群覆盖不足:过度聚焦 “本地大众家庭客群”,对 Z 世代、高端家庭客群等潜力客群吸引力不足,2024 年 18-25 岁客群占比仅 28%,家庭月收入 2 万元以上高端客群占比仅 15%,低于重庆主城核心商圈平均水平(分别为 35%、25%);

体验属性薄弱:原有定位以 “零售 + 基础体验” 为主,体验式业态占比仅 30%,缺乏沉浸式、主题化场景,2024 年消费者调研显示,仅 12% 的客群会 “为体验业态专程到访”,而重庆光环购物公园该比例达 50%,体验短板导致客群停留时间仅 2.2 小时,低于行业 2.8 小时的平均水平;

资产增值瓶颈:受限于 “大众消费” 定位,项目客单价长期稳定在 268 元,2024 年坪效 6500 元 /㎡/ 年,低于观音桥星光 68 广场(9800 元 /㎡/ 年)、龙湖时代天街(8500 元 /㎡/ 年)等标杆项目,资产增值速度滞后于区域消费升级步伐;

竞品竞争压力:周边竞品(如巴南旭辉城、长嘉汇购物公园)通过 “首店经济 + 体验场景” 打造差异化定位,2024 年分流项目 15% 的年轻客群与 20% 的高端客群,若不及时升级定位,将面临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风险。

3. 定位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政策驱动:巴南区 “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 “打造重庆南部消费中心”,龙洲湾商圈升级为 “市级核心商圈”,2024 年商圈规划新增商业面积 30 万㎡,重点发展 “首店经济、体验消费、夜间经济”,为项目定位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客群驱动:巴南区 2024 年常住人口达 125 万人,较 2020 年增加 18 万人,其中 25-35 岁青壮年人口占比达 52%,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5%,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对 “高品质、体验化、个性化” 消费需求显著提升;

资源驱动:云阿云与万达珠海商管深度合作,带来全球品牌资源(2000 余个合作品牌,含 30% 首店品牌)、数字化算法能力(可实现客群精准画像与业态匹配)及实战经验(成功操盘珠海、成都等多个商业项目定位升级),为定位升级提供资源保障。

(二)定位升级方向

1. 核心定位:从 “区域购物中心” 升级为 “巴南城市生活新地标・体验式消费目的地”

1.1定位内涵解读

“巴南城市生活新地标”:突破 “区域商业载体” 的局限,将项目打造为巴南区 “城市公共空间 + 文化体验平台”,通过融入巴南非遗文化、打造主题化场景,成为巴南居民 “社交、休闲、文化体验” 的首选场所,同时吸引周边区县及南岸区客群,提升项目城市级影响力;

“体验式消费目的地”: “卖商品” 向 “卖体验” 转型,以 “沉浸式场景 + 特色业态” 为核心,构建 “体验引流 - 消费转化 - 复购留存” 的运营闭环,让消费者从 “日常购物” 向 “专程体验” 转变,提升客群粘性与消费频次。

1.2定位落地支撑措施

文化地标打造:联合巴南区文旅局,在项目中庭设置 “巴南文化展示墙”,展示木洞山歌、接龙吹打、鱼洞乱针绣等非遗文化;每年举办 “巴南非遗文化节”,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开设手作工坊,2025 年计划举办活动 12 场,目标吸引参展人次 50 万,提升项目文化地标属性;

体验场景升级:投入 500 万元改造 1-3 层公共空间,打造 “三大主题体验区”——1 层 “潮流社交区”(设置网红打卡装置、快闪店空间)、2 层 “亲子互动区”(引入沉浸式绘本馆、儿童职业体验馆)、3 层 “文化休闲区”(开设老重庆茶馆、非遗文创店),2025 年目标体验式业态占比提升至 45%;

城市公共功能融入:在项目外广场增设 “城市便民服务站”,提供免费充电、雨伞租借、旅游咨询等服务;与巴南区图书馆合作,在项目 4 层设置 “社区图书角”,免费向市民开放,增强项目 “城市公共空间” 属性,2025 年目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覆盖率达 80%。

3)案例参考

成都宽窄巷子通过 “文化场景 + 公共功能” 打造,从 “传统商业街” 升级为 “城市文化地标”,2024 年接待游客超 2000 万人次,其中 60% 的游客表示 “为文化体验专程到访”;重庆光环购物公园以 “体验式消费目的地” 定位,2024 年体验式业态占比达 58%,日均客流 3.8 万人次,客群停留时间 3.2 小时,为项目定位落地提供参考。

2. 价值主张:突出 “在地文化体验 + 全龄段消费场景 + 资产增值平台” 三大核心价值

2.1在地文化体验:打造差异化文化标签

核心举措:①引入 “巴南老字号” 品牌,如 “李氏木工”“木洞蜜枣” 等,在项目 4 层打造 “巴南匠心街区”,给予入驻品牌 6 个月免租期,2025 年目标引入 10 家本土特色品牌;②开发 “巴南非遗联名商品”,如鱼洞乱针绣包袋、接龙吹打乐器摆件等,在项目文创店独家销售,2025 年目标联名商品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③举办 “巴南文化主题活动”,如每月一场 “木洞山歌表演”、每季一场 “非遗手作课堂”,增强客群文化体验感;

数据目标:2025 年 “在地文化体验” 相关业态客流贡献占比达 25%,消费者对 “文化属性” 的认知度从 15% 提升至 40%。

2.2全龄段消费场景:覆盖不同客群需求

核心举措①针对儿童客群(3-12 岁),升级万达宝贝王为 “沉浸式儿童乐园”,新增 “AR 互动游戏区”“儿童戏剧舞台”,2025 年目标儿童客群停留时间从 1.5 小时延长至 2.5 小时;②针对青年客群(18-30 岁),在 B1 层打造 “潮流社交空间”,引入电竞馆、剧本杀旗舰店、网红茶饮店,2025 年目标青年客群占比从 28% 提升至 35%;③针对中老年客群(50 岁以上),在项目 3 层设置 “康养休闲区”,引入中医理疗店、老年活动室,2025 年目标中老年客群日均到访量达 500 人次;

数据目标:2025 年全龄段客群覆盖率从 70% 提升至 90%,各客群复购率均提升 10% 以上。

2.3资产增值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核心举措:①对商户,通过云阿云算法提供 “精准经营建议”(如根据客流高峰调整营业时间、根据消费偏好优化商品结构),2025 年目标商户平均销售额增长 15%;②对投资者,通过定位升级提升项目资产价值,2025 年目标购物中心出租率提升至 98%,单位面积租金增长 20%,资产坪效提升 30%;③对政府,通过项目升级带动龙洲湾商圈消费增长,2025 年目标项目带动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

数据目标:2025 年项目资产估值增长 15%,2027 年实现资产年复合增长率 8%。

(三)客群分层与需求匹配

1. 核心客群:25-45 岁巴南本地家庭客群(占比 65%)

1.1客群特征与需求分析

特征:家庭月收入 8000-20000 元,居住在龙洲湾、李家沱等巴南核心区域,每周家庭集体消费 1-2 次,注重 “性价比 + 亲子互动 + 品质服务”,2024 年该客群客单价 320 元,贡献项目 55% 的销售额;

核心需求:①亲子互动:需要 “一站式亲子消费场景”,涵盖儿童游乐、教育、零售、餐饮;②日常消费:需要 “高频刚需业态”,如超市、生鲜、生活服务;③品质餐饮:偏好 “家庭聚餐型餐饮”,客单价 50-100 元 / 人,注重菜品多样性与环境舒适度。

1.2需求匹配措施

亲子场景优化:①在 3 层打造 “巴南亲子成长中心”,整合万达宝贝王升级版(新增 AR 互动区)、儿童教育品牌(如美吉姆早教巴南首店)、亲子餐饮(如奈尔宝亲子餐厅),形成 “游乐 + 教育 + 餐饮” 的一站式亲子消费链;②每周举办 “亲子主题活动”,如周六 “非遗手作课堂”、周日 “儿童戏剧表演”,2025 年计划举办活动 50 场,目标亲子客群停留时间从 2.2 小时延长至 3 小时;

日常消费升级:①升级永辉超市为 “永辉 Bravo 精品超市”,增加进口生鲜、有机食品品类,提升商品品质;②引入 “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整合干洗、家政、快递代收等服务,满足家庭日常需求,2025 年目标生活服务业态销售额增长 25%;

餐饮业态调整:①引入 3-5 家家庭聚餐型餐饮首店,如 “西贝莜面村亲子店”“太二酸菜鱼巴南形象店”,客单价控制在 80 元 / 人左右;②优化餐饮区动线,设置 “家庭专属座位区”(配备儿童座椅、宝宝餐具),提升家庭用餐体验,2025 年目标家庭餐饮业态翻台率从 2.5 次 / 天提升至 3 次 / 天。

1.3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数据目标:2025 年核心客群复购率从 45% 提升至 60%,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至 60%,客单价增长 15% 至 368 元;

案例参考:深圳万象天地通过 “亲子场景打造”,2024 年亲子客群停留时间达 3.5 小时,亲子业态销售额增长 40%,为项目提供实操参考。

2. 潜力客群:18-25 岁 Z 世代客群(占比 28%)

2.1客群特征与需求分析

特征:以巴南高职城学生、年轻上班族为主,月均消费 1000-2000 元,偏好 “潮流社交 + 网红打卡 + 沉浸式体验”,消费频次高(每周 2-3 次)但单次消费低(2024 年客单价 185 元),2024 年该客群贡献项目 25% 的客流,但仅贡献 18% 的销售额;

核心需求:①潮流社交:需要 “网红打卡场景”“潮玩集合店”“Livehouse” 等社交属性强的业态;②沉浸式体验:偏好 “VR/AR 体验”“剧本杀”“密室逃脱” 等互动性强的业态;③轻食消费:喜欢 “网红茶饮”“轻食简餐”,客单价 20-50 元,注重品牌调性与产品颜值。

2.2需求匹配措施

潮流场景打造①在 B1 层打造 “Z 世代潮流实验室”,引入潮玩集合店 TOP TOY 巴南首店、汉服体验店十三余巴南首店、网红茶饮喜茶黑金店,形成潮流品牌聚集区;②设置 “潮流打卡装置”,如 “巴南文化主题涂鸦墙”“互动光影隧道”,鼓励消费者拍照分享,2025 年目标该区域日均打卡分享量达 500 条;

沉浸式体验引入①引入 2-3 家沉浸式体验品牌,如 VR 体验馆 “超级队长”、剧本杀旗舰店 “叁千世界”,其中剧本杀店设置 10 个主题房间,满足不同社交需求;②每月举办 “潮流主题活动”,如 “汉服巡游”“电竞比赛”“Live 音乐演出”,2025 年计划举办活动 30 场,目标吸引 Z 世代客群日均到访量 1500 人次;

轻食业态优化:①引入 5-8 家网红轻食品牌,如 “茉酸奶”“Tims 咖啡”“shake shack 巴南首店”,客单价控制在 30-50 元;②在潮流区设置 “外摆休闲区”,配备网红座椅、充电接口,打造 “松弛社交场域”,2025 年目标轻食业态销售额增长 40%。

2.3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数据目标:2025 年 Z 世代客群占比提升至 35%,客单价增长 20% 至 222 元,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至 25%;

案例参考:上海 TX 淮海通过聚焦 Z 世代客群,引入潮玩、沉浸式体验业态,2024 年 Z 世代客群占比达 60%,日均客流 2.5 万人次,客群停留时间 2.8 小时,为项目提供借鉴。

3. 辐射客群:周边区县及南岸区跨界消费客群(占比 27%)

3.1客群特征与需求分析

特征:主要来自巴南周边区县(如綦江、江津)及南岸区,以 “周末家庭出游”“特色消费” 为目的,每年到访 3-5 次,消费力较强(2024 年客单价 480 元),注重 “特色体验 + 品牌聚集 + 便捷服务”,2024 年该客群贡献项目 20% 的销售额;

核心需求:①特色体验:需要 “巴南独有的文化体验、主题场景”,区别于本地商业;②品牌聚集:偏好 “区域首店、高端品牌”,满足 “一站式品牌消费” 需求;③便捷服务:需要 “停车便利、旅游咨询、消费套餐” 等配套服务。

3.2需求匹配措施

特色体验打造:①深度挖掘巴南非遗文化,在项目 4 层打造 “非遗沉浸式体验馆”,通过 AR 技术还原鱼洞乱针绣制作过程,设置 “非遗手作体验项目”(如刺绣、木雕),2025 年目标该体验馆日均接待量达 800 人次;②结合龙洲湾公园资源,推出 “商业 + 公园” 联动套餐,消费者在项目消费满 500 元可获龙洲湾公园游船体验券,2025 年目标联动套餐核销率达 30%;

品牌聚集优化:①引入 3-5 家区域首店品牌,如 “方所书店巴南首店”“蔡嘉法甜巴南首店”,满足跨界客群 “品牌消费” 需求;②在 1 层打造 “高端品牌集合区”,聚集优衣库形象店、UR 高端线等品牌,提升项目品牌聚集度,2025 年目标首店品牌日均客流贡献达 1000 人次;

便捷服务升级①优化停车场服务,增设 “跨界客群专属停车区”,提供 “停车费减免”(消费满 800 元免 2 小时停车费);②在项目 1 层设置 “旅游服务中心”,提供巴南旅游景点推荐、门票预订、线路规划服务;③推出 “跨界消费套餐”,如 “餐饮 + 体验 + 零售” 组合套餐,价格优惠 15%,降低客群消费决策成本;④开通 “跨界客群专属接驳车”,周末及节假日往返南岸区弹子石、巴南区綦江城区,每日 3 班次,方便客群出行。

3.3数据目标与案例参考

数据目标:2025 年辐射客群占比从 27% 提升至 32%,客单价增长 12% 至 538 元,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至 25%;跨界客群满意度从 3.5 分(满分 5 分)提升至 4.2 分,复购频次从每年 3-5 次提升至 6-8 次;

案例参考:成都环球中心通过 “商业 + 文旅” 联动模式,推出 “商场消费 + 环球中心海洋乐园” 组合套餐,2024 年跨界客群占比提升至 35%,客单价增长 18%;西安大悦城开通 “周边区县接驳车”,周末日均接送客群 1200 人次,带动跨界客群销售额增长 22%,为项目提供实操借鉴。

(四)云阿云算法赋能:精准匹配客群需求与业态品牌

云阿云依托自主研发的 “商业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 “数据采集 - 画像构建 - 需求匹配 - 效果追踪” 全链路算法赋能,解决 “客群需求模糊、业态匹配低效” 的问题,为定位升级与客群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1. 全维度客群数据采集与画像构建

1.1数据采集维度

基础属性数据:通过会员注册、停车场缴费、线上小程序互动等渠道,采集客群年龄、性别、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居住区域等基础信息,2025 年目标客群基础属性数据覆盖率达 90%;

行为轨迹数据:部署 200 个 AI 摄像头(带热力图分析功能)、500 个蓝牙探针,追踪客群在商场内的动线轨迹、停留时长、进店频次,如记录 Z 世代客群在 B1 层潮流区的平均停留时间、核心家庭客群在 3 层亲子区的进店率;

消费偏好数据:整合 POS 交易数据、线上订单数据,分析客群消费品类(如餐饮偏好、零售品牌选择)、消费频次、客单价、促销敏感度,如识别高端家庭客群对 “客单价 300 元以上餐饮” 的消费占比达 40%。

1.2客群画像标签体系

基于采集数据,构建 “三维度标签体系”,实现客群精准分层:

需求标签: “亲子互动需求强”“潮流社交需求高”“非遗文化兴趣浓”;

行为标签: “周末高频到访”“高楼层停留时间短”“线上优惠券核销率高”;

价值标签:如 “高客单价高复购”“低频高消费”“高频低消费”。

2025 年目标为每位活跃客群匹配 200 + 标签,形成 “一人一档” 的精细化画像,如为 “28 岁巴南本地宝妈(家庭月收入 1.5 万元)” 标注 “亲子需求强、周末 10:00-12:00 到访、偏好家庭聚餐(客单价 80 元 / 人)、对非遗手作兴趣度 85%” 等标签。

2. 客群需求与业态品牌的智能匹配

2.1业态规划匹配

需求缺口分析:通过算法分析各客群 “现有业态满足度”,如 2024 年数据显示,Z 世代客群对 “潮流电竞业态” 的需求满足度仅 35%,高端家庭客群对 “高端亲子餐饮” 的需求满足度仅 42%,据此确定 “重点引入电竞馆、高端亲子餐厅” 的业态调整方向;

楼层业态布局优化:基于客群动线轨迹数据,算法模拟不同楼层业态组合的 “客流转化效率”,如预测 “3 层布局亲子教育 + 亲子餐饮” 的客流停留时间比 “亲子教育 + 传统零售” 长 40%,最终确定 3 层 “亲子主题层” 的业态布局方案;

数据支撑案例:2024 年通过算法预测,龙洲湾商圈 “Z 世代潮流体验业态” 存在 25% 的需求缺口,据此引入 TOP TOY 潮玩店,开业后该店日均客流达 800 人次,Z 世代客群在店停留时间达 1.8 小时,验证算法匹配的准确性。

2.2品牌招商匹配

品牌适配度评分:建立 “品牌 - 客群适配度模型”,从 “客群重叠度、消费场景匹配度、区域稀缺性” 三个维度评分,如为 “蔡嘉法甜” 评分时,其与高端家庭客群重叠度达 75%、与 “非遗文化体验” 场景匹配度达 68%、区域稀缺性(巴南首店)达 100%,最终评分 88 分(满分 100 分),确定为重点招商品牌;

招商优先级排序:算法根据 “品牌适配度、租金贡献、运营风险” 排序,如 2025 年首店招商中,“方所书店”(适配度 90 分、租金贡献 85 分)优先级高于 “普通文创店”(适配度 65 分、租金贡献 70 分),确保招商资源向高价值品牌倾斜;

数据支撑案例:2024 年算法筛选出 “十三余汉服体验店” 与 Z 世代客群适配度达 82%,引入后该店月均销售额达 60 万元,带动 Z 世代客群在 B1 层潮流区的停留时间延长 30%,客群复购率提升 15%。

3. 精准营销与效果追踪

3.1个性化营销推送

标签化营销触达:根据客群标签推送个性化内容,如向 “非遗文化兴趣浓” 的客群推送 “巴南非遗文化节报名链接 + 非遗手作优惠券”,向 “亲子需求强” 的客群推送 “周末儿童戏剧表演预约 + 亲子餐饮满减券”;

场景化营销触发:基于客群实时行为轨迹触发营销,如客群在 3 层亲子区停留超 30 分钟,自动推送 “亲子烘焙体验课” 优惠信息;客群在停车场缴费时,推送 “当日消费满 500 元免停车费” 券,提升复购意愿;

数据效果:2025 年目标个性化营销信息打开率达 45%(行业平均 25%),优惠券核销率达 38%(行业平均 18%),带动客群单次消费金额增长 20%。

3.2运营效果追踪与策略迭代

数据看板实时监测:搭建 “客群运营数据看板”,实时展示各客群客流占比、销售额贡献、复购率、业态满意度等指标,如监测到 Z 世代客群在电竞馆的停留时间未达预期(仅 1 小时,目标 1.5 小时),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A/B 测试优化:针对同一客群设计不同营销方案,通过算法对比效果,如对高端家庭客群同时推送 “餐饮满减券”(方案 A)与 “餐饮 + 体验组合券”(方案 B),数据显示方案 B 核销率高 30%,后续优先推广方案 B;

数据支撑案例:2024 年对核心家庭客群的亲子活动进行 A/B 测试,方案 A 为 “传统手工课”,方案 B 为 “AR 非遗手作课”,算法显示方案 B 客群参与率高 45%、停留时间长 50%,2025 年亲子活动中 80% 采用 “AR + 非遗” 模式。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运营的实施保障

1. 组织保障:成立专项运营小组

由云阿云与万达珠海商管联合成立 “定位升级专项小组”,成员包括云阿云算法专家、万达招商运营团队、巴南区文旅局代表,明确分工:

算法赋能组:负责客群数据采集、画像构建、需求匹配算法迭代,每月输出《客群需求分析报告》;

业态招商组:根据算法匹配结果开展业态调整与品牌招商,每季度完成 1 次招商进度复盘;

客群运营组:负责客群活动策划、个性化营销执行、满意度调研,每周召开运营效果分析会;

文旅合作组:联动巴南区文旅局,推进非遗文化引入、文旅资源联动,每半年举办 1 次 “商业 + 文旅” 合作峰会。

2. 资源保障:政策与资金支持

政策资源:申请巴南区 “首店引进补贴”(单个首店最高 50 万元)、“商业改造补贴”(按改造投资额的 15% 补贴)、“文旅融合项目补贴”,2025 年目标获取政策补贴超 800 万元;

资金资源:云阿云与万达珠海商管共同设立 “定位升级专项基金” 1.2 亿元,用于业态改造、品牌招商补贴、算法系统升级,确保各项措施落地;

品牌资源:依托云阿云全球品牌资源库(2000 余个合作品牌),优先对接首店品牌、本土特色品牌,2025 年目标储备 50 家高适配度品牌资源,避免招商空窗期。

3. 风险保障:动态调整与应急预案

客群需求变化风险:每季度开展 1 次客群需求调研,若发现 Z 世代客群对 “剧本杀” 业态兴趣度下降(从 80% 降至 50%),及时引入 “脱口秀剧场”“沉浸式密室” 等新兴业态;

品牌落地风险:建立 “品牌备选库”,如目标首店品牌 “方所书店” 谈判受阻,立即启动备选品牌 “西西弗书店高端线”,确保业态布局按计划推进;

营销效果不及预期风险:若某类客群个性化营销核销率低于 25%(目标 38%),算法组立即分析原因(如优惠券面额不足、推送时间不当),3 个工作日内调整营销方案。

(六)总结:定位升级与客群运营的价值闭环

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通过 “从区域购物中心到巴南城市生活新地标・体验式消费目的地” 的定位升级,围绕 “在地文化体验 + 全龄段消费场景 + 资产增值平台” 三大价值主张,实现 “客群 - 业态 - 品牌” 的精准匹配:

对客群:通过分层运营与个性化体验,满足核心家庭客群的亲子需求、Z 世代的潮流需求、辐射客群的特色消费需求,2025 年目标全客群满意度超 4.2 分,复购率提升至 60%;

对业态:依托云阿云算法优化业态布局,提升体验式业态占比至 45%,形成 “文化 + 亲子 + 潮流 + 高端” 的多元业态体系,2025 年目标各业态坪效均提升 20% 以上;

对资产:通过定位升级与客群价值提升,2025 年目标购物中心出租率达 98%,单位面积租金增长 20%,资产坪效提升 30%,2027 年实现资产年复合增长率 8%,成为重庆南部商业资产优化的标杆项目。

最终,项目将实现 “商业价值” 与 “社会价值” 的双重提升 —— 既通过精准运营为投资方创造稳定收益,又通过文化场景打造、便民服务升级,成为巴南区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的核心载体,推动龙洲湾商圈从 “区域商圈” 向 “市级核心商圈” 跨越。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一)品牌生态构建:四级品牌梯队策略

围绕 “流量引擎 - 消费主力 - 差异核心 - 创新活力” 的功能定位,构建层次分明的品牌生态系统,实现“租金收益、客群覆盖、资产增值”三重目标,具体梯队规划及实施路径如下:

1. 品牌梯队架构与量化目标(2025-2027)

梯队层级

功能定位

数量目标

面积占比

租金溢价目标

核心品牌方向

旗舰店

流量引擎、品牌标杆

5-8 家

15-20%

高于基准租金 30-50%

科技旗舰、轻奢时尚、高端体验

主力店

稳定客流、消费主力

20-25 家

40-45%

高于基准租金 10-20%

连锁零售、特色餐饮、家庭服务

特色店

差异化核心、文化载体

30-40 家

25-30%

与基准租金持平

非遗文化、本土特色、主题体验

创意店

创新实验、新鲜度维持

50-60 家(滚动)

10-15%

灵活租金(提成 / 短租)

快闪品牌、新兴业态、小众创意

2. 各梯队实施路径

2.1旗舰店攻坚计划:打造区域品牌标杆

科技旗舰矩阵:在现有华为智能生活馆基础上,重点引入:①小米汽车体验店(800㎡,打造 “人车家全生态” 体验区,配备试驾专属通道,参考郑州正弘城小米体验店模式,预计年引流 15 万人次);②特斯拉体验中心(600㎡,参照成都太古里旗舰店设计,设置沉浸式车型展示区,目标月均试驾量 200 台)。

时尚旗舰集群:对接轻奢品牌区域扩张计划,争取:①加拿大鹅西南旗舰店(400㎡,冬季服饰核心锚点,目标年销售额 8000 万元);②& Other Stories 中西部首店(500㎡,H&M 集团高端线,覆盖 25-35 岁时尚女性客群)。

保障措施:联合巴南区政府申请 “旗舰店专项补贴”(单个品牌最高 100 万元),提供 “定制化空间改造”(如预留独立出入口、专属停车场);参考上海前滩太古里 LV 亚太旗舰店经验,通过旗舰店 “锚点效应” 带动周边商铺租金提升 25%。

2.2主力店优化升级:巩固消费基本盘

现有主力店焕新:①苏宁易购升级为 “智慧家庭体验中心”(1500㎡,增加 AI 家居模拟间、全屋定制服务,目标销售额提升 30%);②万达 IMAX 影城引入 ScreenX 三面屏技术(改造费用 200 万元,申请政府改造补贴 30 万元,上座率目标从 65% 提升至 80%)。

新业态主力店引进:①引入 “奈尔宝” 家庭中心(4000㎡,参照深圳旗舰店配置,含亲子游乐、早教、餐饮,目标年接待家庭客群 20 万人次);②引入 “超级猩猩” 健身旗舰店(1000㎡,24 小时运营,填补夜间业态空白,目标年会员数 5000 人)。

2.3特色店文化赋能:强化本土差异化

非遗商业化落地:①设立 “巴南非遗共创空间”(500㎡,引入鱼洞乱针绣工作室、接龙吹打乐器工坊,邀请非遗传承人驻场教学,目标年体验人次 10 万);②开发 “巴南好礼” 产品线(与本地工艺大师合作,推出刺绣手包、非遗文创,定价 800-1500 元,目标年销售额 500 万元)。

本土品牌孵化:推出 “创意种子计划”,为本土初创品牌提供:①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 50 万元孵化基金);②空间支持(前 6 个月租金减半,提供 30-50㎡“新品牌试验田”);③资源支持(对接云阿云供应链资源,协助产品研发),2025 年计划孵化 10 家本土特色品牌(如巴南本土火锅、文创设计品牌)。

2.4创意店动态更新:保持业态新鲜度

快闪矩阵运营:规划 300㎡“品牌实验室”,采用 3-6 个月短租期,引入:①元宇宙体验店(如 VR 虚拟社交空间);②素食创新实验室(主打健康轻食,定期更新菜单);③小众设计师快闪店(如独立服装、手作饰品),2025 年计划引入快闪品牌 20 家,目标快闪区域坪效提升至 8000 元 /㎡/ 年。

淘汰与升级机制:建立 “季度评审” 机制,从 “销售额、客流贡献、客群满意度” 三维度评分,末位 10% 品牌自动汰换;对表现优秀的快闪品牌(如季度销售额超 100 万元),提供 “快闪转常规” 绿色通道(免租金递增期、优先选址),2025 年目标快闪品牌转正率达 30%。

(二)招商创新策略:四维驱动提升效率

依托“品牌梯队目标”,结合云阿云资源与算法优势,构建“首店破圈、主题聚客、跨界引流、算法精准”的四维招商体系,确保品牌生态落地。

1. 首店经济招商:聚焦 “高适配、高引流”

首店层级规划:避免盲目追求 “全国首店”,聚焦 “重庆首店 + 巴南首店”,2025 年重点引入 10 家(重庆首店 3 家、巴南首店 7 家),涵盖:①潮流零售(TOP TOY 巴南首店、十三余汉服重庆首店);②特色餐饮(上海 “醉东” 重庆首店、广州 “陶陶居” 巴南首店);③新兴体验(“超级队长” VR 重庆首店、“叁千世界” 剧本杀重庆首店)。

培育保障措施:制定 “1+3+6” 培育计划:①开业前 1 个月:提供 “定制化装修咨询”(协助消防审批、对接本地供应链);②开业后 3 个月:给予 15% 租金补贴 + 20 万元营销资源包(项目小程序推广、中庭快闪位);③开业后 6 个月:输出客群消费数据分析(如 Z 世代客群潮玩偏好),帮助品牌优化产品。

数据目标:2025 年首店品牌日均客流贡献 0.8 万人次,带动项目整体客流增长 15%,客单价提升 12%;2027 年累计引入首店 30 家,首店业态销售额占比达 20%。

案例参考:重庆长嘉汇 2024 年引入 “% Arabica” 重庆首店,开业首月日均客流 1.2 万人次,带动周边商铺销售额增长 30%;成都 IFS2024 年引入首店 85 家,首店业态销售额占比 25%。

2. 主题化招商:匹配 “三大客群需求”

亲子成长主题(3 层):围绕 “0-12 岁家庭客群”,整合 “游乐 + 教育 + 零售 + 餐饮”:①游乐(韩国 Pororo 主题乐园巴南首店,2000㎡);②教育(美吉姆早教、番茄田艺术);③零售(孩子王黑金卡店);④餐饮(奈尔宝亲子餐厅、西贝莜面村亲子店);同时设置 “儿童专属卫生间”“亲子互动广场”,目标家庭客群停留时间从 2.2 小时延长至 3 小时。

潮流社交主题(B1 层):针对 “18-25 岁 Z 世代”,打造 “潮玩 + 体验 + 轻食” 集群:①潮玩(TOP TOY、泡泡玛特主题店);②体验(VR 体验馆、剧本杀旗舰店);③轻食(喜茶黑金店、Tims 露营主题店);每月举办 “汉服巡游”“电竞比赛”,目标 Z 世代客群占比从 28% 提升至 35%。

在地文化主题(4 层):结合 “巴南非遗”,打造 “非遗工坊 + 本土零售 + 文化餐饮” 街区:①非遗工坊(鱼洞乱针绣、接龙吹打);②本土零售(“巴南好礼” 集合店);③文化餐饮(老重庆火锅博物馆);联合巴南区文旅局将街区纳入 “文旅打卡路线”,目标年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

3. 跨界融合招商:打破业态边界

跨界方向与品牌:①商业 + 文化:方所书店巴南首店(3000㎡,设置艺术展览区、文化沙龙区,实现 “阅读 + 文化 + 消费” 融合);②商业 + 体育:奈尔宝运动馆(2000㎡,含蹦床、攀岩,推出 “亲子运动套餐”)、乐刻运动 24 小时健身房;③商业 + 科技:VR 文旅体验馆(还原巴南东温泉、圣灯山景点)、AI 试衣间(为服饰品牌配备,减少试衣时间 30%)。

运营保障:①空间适配:为运动场馆预留 5000㎡无柱空间,为 VR 体验馆配置独立供电系统;②客群联动:推动跨界品牌与传统业态合作(如运动场馆 + 餐饮推出 “运动后能量套餐”),目标跨业态消费转化率达 25%。

4. 算法驱动招商:精准匹配提升效率

云阿云招商算法模型:①数据输入:区域消费数据(巴南 2024 年社零总额、客单价)、项目客群数据(需求缺口,如 Z 世代潮玩需求缺口 35%)、品牌数据(扩张计划、坪效);②核心功能:消费缺口分析(如高端餐饮供需比 1:0.6,需引入 2-3 家首店)、品牌适配度评分(方所书店与高端家庭客群重叠度 85%,评分 92 分)、落地风险预测(“超级队长” VR 月均销售额 80 万元,风险低)。

流程优化:将传统 45 天招商周期缩短至 35 天:①需求分析(10 天)→②品牌筛选(5 天)→③谈判落地(20 天)→④效果追踪(持续);2025 年目标品牌落地成功率从 60% 提升至 85%,招商资源浪费率降低 40%。

案例参考:云阿云为成都某项目通过算法发现 “亲子教育需求缺口 40%”,引入美吉姆早教,开业后亲子业态坪效 8000 元 /㎡/ 年,高于行业 20%。

(三)政策资源整合:最大化红利支撑

整合“政府政策 + 万达内部资源 + 云阿云合作资源”,为招商提供 “资金补贴、品牌对接、运营支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1. 巴南区政府扶持政策(2025-2027)

政策类型

具体工具

申请条件

预期收益

时间节点

首店经济

装修补贴(最高 50 万)

区域首店,投资额≥300 万

降低招商成本 20%

2025Q1 启动


租金优惠(前 2 年 7 折)

年销售额≥1000 万元

提升品牌入驻意愿

持续执行

特色商业街

市级街区补贴(150 万)

统一运营,品牌≥30 家,申报 “夜间经济示范区”

补充改造资金

2025 年申报


税收减免(地方留存返还)

纳入区重点街区名录

年节省税费 80 万

2026 年落地

消费刺激

政府消费券配套(1:1 配比)

商户让利≥20%

杠杆效应 1:5,销售增长 25%

每季度申报

活动营销

展会补贴(最高 50 万 / 次)

活动规模≥1000 人次,纳入文旅推广计划

场租收入增加 50 万 / 年

按活动申报

政策落地实操方案

首店政策深度挖掘:成立 “首店服务专班”,提供 “一站式证照办理”(审批时间缩短至 10 个工作日),协助申请 “首店绿色通道”(装修期租金减免);参照武汉 K11 引进 % Arabica 经验,利用政策降低前期投入 200 万元。

特色街区打造:万达金街升级为 “巴渝风情夜间街区”,统一设计外立面(参照洪崖洞灯光效果),申报 “重庆市夜间经济示范区”,争取 150 万元改造资金;叠加 “个体工商户创业贷款”,吸引 30 家特色餐饮(如周师兄火锅概念店)。

消费券精准投放:通过万达小程序发放 “亲子 / 潮流专属消费券”,与区政府消费券 “叠加使用”(如政府 100 元 + 项目 50 元),参考成都 IFS 模式,目标带动销售增长 25%,客单价提升 30%。

2. 万达集团内部资源

品牌库共享:优先对接集团 “战略合作品牌库”(永辉、优衣库等),如优衣库 2025 年重庆新增 5 家门店,项目可通过集团渠道优先争取;集团协助对接品牌总部,谈判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15 天。

运营协同:①营销共享:参与 “全国万达商业节”“年货节”,共享集团抖音、小程序资源(2024 年参与商业节客流增长 25%);②经验输出:定期组织培训,分享成都万达亲子街区运营方案(4 楼客流提升 10%)。

资金支持:对重点首店,集团补贴 50% 租金成本(项目承担 7.5%);提供 “运营贷款”(年利率低于市场 2 个百分点),用于主题街区改造。

3. 云阿云合作资源

跨项目品牌联动:推动珠海万达 “超级队长” VR、广州项目 “方所书店” 等成熟品牌入驻,提供 “装修补贴 500 元 /㎡+ 会员互通”(珠海会员可在重庆享同等权益),降低品牌拓展风险。

全球资源对接:与仲量联行、戴德梁行等 20 余家全球机构合作,对接国际品牌(如加拿大鹅、& Other Stories)拓展计划,2025 年目标引入 1-2 家国际轻奢首店。

(四)招商保障机制:确保落地执行

1. 数字化招商平台建设

投入 300 万元开发 “招商大脑” 系统,功能包括:①品牌数据库(2025 年完成 1000 个品牌入库);②智能匹配(准确率 85%);③进度追踪(实时显示各梯队招商完成率);④效果分析(品牌开业后销售额、客流数据可视化)。

2. 柔性合作模式创新

租金结构多样化:①基础租金 + 提成租金(临界点 8-12%,销售额超临界点部分抽成 5-8%);②创意店采用 “短租 + 分成”(3-6 个月租期,销售额抽成 10-15%)。

联合经营试点: “奈尔宝”“超级猩猩” 等优质品牌成立合资公司(项目方占股 30-40%),风险共担、收益分成,目标联合经营品牌年销售额增长 35%。

3. 绩效评估与激励

关键指标:品牌存活率(1 年期≥85%)、租金收缴率(≥98%)、客户满意度(≥90 分)、首店引入数量(2025 年 10 家)。

激励机制:招商团队享受招商总额 1-3% 奖金包,引入重庆首店额外奖励 5 万元 / 家、国际首店 10 万元 / 家,激发团队积极性。

(五)预期成效(2025-2027)

品牌生态:品牌更新率从 12% 提升至 25%(行业平均 15%),首店数量占比达 15%,本土特色品牌占比达 10%。

经营效益:整体租金收益增长 30%,主力店销售额增长 25%,跨界业态跨消费转化率达 25%。

资产价值:项目资产估值提升 15-20%,坪效从 6500 元 /㎡/ 年提升至 8500 元 /㎡/ 年,成为重庆南部商业资产优化标杆。

(六)招商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招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品牌落地风险、政策兑现风险、运营适配风险”,建立全周期风险管控体系,确保招商目标平稳推进。

1. 品牌落地风险管控

风险识别:核心风险包括目标品牌谈判破裂(如轻奢品牌因区域消费力担忧放弃入驻)、品牌开业后经营未达预期(如首店月均销售额低于 50 万元)、品牌中途撤店(租赁期内因盈利不佳解约)。

应对措施:

备选品牌库建设:为每个 A 类目标品牌匹配 2-3 家备选品牌,如加拿大鹅谈判受阻时,立即启动 Moncler、Moose Knuckles 等同类品牌对接,确保旗舰店梯队招商进度不受影响;

经营承诺协议:与品牌签订 “经营承诺书”,明确首年销售额目标(如重庆首店年销售额不低于 1000 万元),对达标品牌给予额外营销资源支持(如中庭快闪位免费使用),未达标品牌需配合调整产品或运营策略;

撤店违约金约定:在租赁合同中设置 “阶梯式违约金”,租赁期 1 年内撤店需支付剩余租金的 50%,2-3 年内撤店支付 30%,降低品牌随意撤店风险,2025 年目标品牌撤店率控制在 5% 以内。

2. 政策兑现风险管控

风险识别:主要风险为政府补贴延迟发放(如首店补贴超过约定 15 个工作日未到账)、政策调整导致补贴缩水(如区级财政预算变化影响非遗补贴额度)。

应对措施:

政企协同机制:与巴南区商务委、文旅局建立 “月度沟通会” 制度,提前 3 个月确认下一季度补贴预算,确保政策兑现进度;对金额超 50 万元的补贴,签订 “补贴兑现协议”,明确支付时间与违约责任;

政策组合应用:若单一政策补贴延迟,立即启动备用政策,如首店装修补贴未到账时,先用万达集团 “首店专项补贴” 垫付,避免影响品牌装修进度;

资金储备池:设立 500 万元 “政策风险储备金”,用于应对短期补贴缺口,确保品牌培育支持不中断。

3. 运营适配风险管控

风险识别:重点风险为引入品牌与项目客群需求不匹配(如高端餐饮客单价过高导致客流稀少)、跨界业态与现有运营体系冲突(如 24 小时健身房夜间安保成本超预期)。

应对措施:

前期客群验证:引入高风险品牌(如高端餐饮、新兴跨界业态)前,通过云阿云算法进行 “客群匹配度测试”,邀请 100 名目标客群参与体验调研,满意度低于 80% 则暂缓引入;

运营成本共担: 24 小时健身房、VR 体验馆等高运营成本业态签订 “成本共担协议”,如夜间安保费用按项目与品牌 7:3 比例分摊,降低项目单独承担成本的压力;

动态调整机制:品牌开业后 1 个月内,若客流或销售额未达预期(如低于目标值的 70%),立即启动 “运营优化方案”,如调整菜品价格、优化营业时间,2025 年目标运营适配调整成功率达 90%。

(七)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为应对政策环境变化与项目招商进度,建立 “政策跟踪 - 效果评估 - 动态优化” 的闭环机制,确保政策资源最大化利用。

1. 政策跟踪与解读

专人跟踪:设立 “政策专员”,每日跟踪国家、市级、区级商业扶持政策动态(如重庆市 “十四五” 商业发展规划调整、巴南区首店补贴标准更新),每周输出《政策动态周报》,及时捕捉新政策机遇;

专业解读:联合第三方咨询机构(如仲量联行),对新出台政策进行 “收益 - 成本” 分析,如 2025 年重庆市若推出 “商业数字化改造补贴”,立即评估项目符合条件的改造内容(如招商大脑系统升级),测算可申请补贴金额与投入回报比。

2. 政策效果评估

量化评估指标: “资金获取率”(实际获得补贴金额 / 可申请补贴金额)、“招商拉动率”(政策支持品牌带来的客流 / 项目总客流)、“成本降低率”(政策补贴金额 / 品牌引入总成本)三个维度评估政策效果,每季度形成《政策效果评估报告》;

案例复盘:对典型政策应用案例(如加拿大鹅旗舰店专项补贴)进行复盘,分析政策申请流程中的优化点(如材料准备周期、审批沟通技巧),形成《政策申请操作指南》,提升后续政策申请效率。

3. 政策优化调整

申请策略优化:若某类政策申请成功率低(如文旅融合补贴申请通过率低于 50%),分析原因并调整策略,如增加活动规模、加强与文旅局的前期沟通,提升申请通过率;

政策组合优化:根据招商进度调整政策组合,如首店招商高峰期(2025 年 Q2-Q3),重点组合 “首店装修补贴 + 租金优惠 + 集团专项补贴”,降低品牌入驻成本;非遗街区打造阶段(2026 年),侧重 “文旅融合补贴 + 特色街区补贴”,加速街区落地。

(八)预期成效阶段性拆解与验证标准(2025-2027)

为确保预期成效可落地、可验证,将 3 年目标拆解为年度阶段性目标,并明确验证标准与责任部门。

1. 2025 年:基础建设期(核心目标:完成品牌梯队框架搭建)

成效维度

年度目标

验证标准

责任部门

品牌生态

引入旗舰店 3 家、首店 10 家、本土品牌 5 家

旗舰店签约率 100%(小米汽车、特斯拉、加拿大鹅);首店开业率 90%;本土品牌孵化存活率 80%

招商部

经营效益

租金收益增长 10%,主力店销售额增长 15%

年度租金收缴额达 1.32 亿元(2024 年为 1.2 亿元);苏宁易购、万达影城等主力店销售额同比增长 15%

运营部

政策落地

获得政府补贴 800 万元

首店补贴 500 万元、改造补贴 300 万元,补贴到账率 100%

财务科 + 政策专员

数字化建设

招商大脑系统上线,品牌数据库入库 800 个

系统功能覆盖率 100%(智能匹配、进度追踪等);品牌数据完整度 90%

技术部

2. 2026 年:成长提升期(核心目标:强化品牌生态竞争力)

成效维度

年度目标

验证标准

责任部门

品牌生态

旗舰店累计 5 家、首店累计 20 家、本土品牌累计 10 家

快闪品牌转正率 30%;特色店销售额占比达 25%

招商部 + 运营部

经营效益

租金收益增长 15%,跨界业态转化率达 25%

年度租金收缴额达 1.52 亿元;运动场馆、VR 体验馆跨业态消费转化率≥25%

运营部

政策落地

获得政府补贴 1200 万元,税收减免 80 万元

特色街区补贴 500 万元、消费券配套补贴 700 万元;税收减免到账率 100%

财务科 + 政策专员

客群满意度

整体满意度达 4.2 分(满分 5 分)

季度客群调研中,各客群满意度(家庭、Z 世代、辐射客群)均≥4.0 分

客服部

3. 2027 年:成熟巩固期(核心目标:实现资产价值跃升)

成效维度

年度目标

验证标准

责任部门

品牌生态

旗舰店累计 8 家、首店累计 30 家、本土品牌累计 15 家

品牌更新率达 25%;首店销售额占比达 20%

招商部 + 运营部

经营效益

租金收益增长 30%,坪效达 8500 元 /㎡/ 年

年度租金收缴额达 1.56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30%);项目整体坪效≥8500 元 /㎡/ 年

运营部 + 财务科

资产价值

资产估值提升 20%

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估值报告,较 2024 年增长≥20%

资产部

行业影响力

成为重庆南部商业标杆

获得 “重庆市商业示范项目”“巴南区首店经济核心载体” 等称号

品牌部

(九)总结:招商创新与政策整合的价值闭环

重庆巴南万达广场通过 “四级品牌梯队构建 - 四维招商策略驱动 - 三类政策资源整合 - 全周期保障机制落地” 的系统方案,实现从 “传统招商” 到 “生态化招商” 的转型:

品牌层面:以旗舰店为流量锚点、主力店为消费基础、特色店为差异核心、创意店为新鲜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品牌生态,解决 “同质化严重、客群覆盖不足” 的问题,2027 年实现品牌更新率 25%、首店占比 15%,形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竞争优势;

效率层面:依托云阿云算法能力,将招商周期缩短 22%、落地成功率提升 42%,同时通过政策资源整合降低招商成本 20%,实现 “精准、高效、低成本” 的招商目标;

资产层面:通过品牌生态优化与经营效益提升,3 年内实现租金收益增长 30%、坪效提升 31%、资产估值提升 20%,为商业地产 “资产保值增值” 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模型,同时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与本土品牌孵化,实现 “商业价值” 与 “社会价值” 的双重提升,助力龙洲湾商圈升级为 “市级核心商圈”。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一)空间规划重构:“双轴四区”战略,破解效能失衡

基于热力图分析与客流轨迹数据,项目当前存在 “核心区坪效 8000 元 /㎡/ 年、边缘区不足 3000 元 /㎡/ 年” 的显著差异。通过 “双轴联动引流、四区功能聚焦” 的规划,实现全域空间价值均衡,目标冷区坪效提升 30%、整体空间效率提升 25%。

1. 双轴规划:构建“流量动脉 + 体验走廊”

1.1娱乐体验轴:文旅商融合的引流核心

物理连接优化:

投资 500 万元建设 “封闭式景观连廊”(宽 8 米、长 200 米),连接万达广场与龙洲湾海洋公园,参考日本难波公园 “峡谷走廊” 设计,植入垂直绿化(如垂吊绿萝、四季花卉)、动态水景(如阶梯式瀑布),打造 “城市绿谷” 景观;连廊内设置 3 处 “互动娱乐节点”(VR 文旅体验馆、电竞快闪区、非遗文化展柜),实现 “步行即体验”。

优化高楼层垂直动线, 2-3 层、4-5 层增设 2 部 “飞天梯”(参考深圳海岸城模式),梯厢采用 “主题化包装”(3 层亲子主题、5 层潮流主题),通过云阿云算法动态调整运行间隔(周末亲子高峰缩短至 30 秒 / 班),解决高楼层可达性差问题。

业态组合策略:

引入 1500㎡“沉浸式剧场”(参照上海《Sleep No More》模式),打造巴南首个 “商业 + 戏剧” 融合项目,每周上演 3 场 “巴渝文化主题剧”,目标年观演人次 10 万;

联合华熙体育中心,在轴线上布局 “体育嘉年华” 主题区(含室内篮球场、瑜伽馆),推出 “运动 + 餐饮” 套餐(如健身后享轻食 8 折),吸引年轻客群。

数据目标:娱乐体验轴日均引流 2 万人次,带动高楼层客流增长 60%,连廊商铺租金提升 25%。

2)生活服务轴:日常消费的便民核心

动线改造工程:

主入口增设 “数字水幕地标”(宽 15 米、高 8 米),集成动态文字(展示商场活动)、互动感应(触摸触发水幕图案)功能,提升项目辨识度,目标入口拍照分享量日均 500 条;

中庭区域改造为 “多功能社交广场”,采用可移动座椅、模块化舞台,实现 “日间亲子活动 + 夜间音乐会” 的场景切换;金街实施 “街道家具升级”,统一更换网红休息椅(带充电接口)、导视系统(AR 导航地砖),优化步行舒适度。

商业价值提升:

沿轴线布局 “全时段餐饮组合”,如早餐(瑞幸咖啡 + 包子铺)、午餐(轻食简餐)、晚餐(特色火锅)、夜间(清吧 + 夜市),满足不同时段消费需求;

设置 3 处 “便民服务驿站”,提供快递代收、手机充电、雨伞租借、旅游咨询(联动巴南文旅局推荐景点),提升日常客群粘性。

数据目标:生活服务轴日均客流占比达 45%,便民服务使用率超 30%,沿线商铺复购率提升 15%。

2. 四区规划:聚焦 “差异化功能 + 精准客群”

功能区

核心业态

面积配置

特色元素

租金目标

客群定位

时尚潮流区

轻奢奥莱、设计师首店、网红美妆

3 万㎡

月度时装秀场、AR 试衣间、快闪店空间

高于基准 40%

25-40 岁中高端客群

家庭亲子区

沉浸式乐园、儿童教育、家庭餐饮

2.5 万㎡

AR 绘本馆、非遗手作工坊、亲子摄影

高于基准 25%

25-45 岁家庭客群

生活服务区

智慧菜场、便民配套、全时段餐饮

3.5 万㎡

生鲜加工、社区集市、便民驿站

与基准持平

全龄段日常客群

文化创意区

文创零售、艺术空间、小众工作室

1 万㎡

艺术家驻留计划、可变艺术展墙

低于基准 15%

18-35 岁文艺客群

2.1时尚潮流区:打造巴南首店聚集高地

引入 “Coach 奥莱店”“Michael Kors 奥莱店” 等轻奢品牌,开设 200㎡“设计师品牌集合店”(参照北京 SKP SELECT 模式),每月举办 1 场 “潮流主题秀”(如春季汉服秀、冬季羽绒服秀);

部署 20 个 “魔镜试衣间”,支持虚拟换装、尺码推荐,降低试衣时间 50%,目标试衣间使用率超 40%,带动服装销售额增长 20%。

2.2家庭亲子区:一站式亲子消费目的地

升级万达宝贝王为 “沉浸式亲子乐园”(投入 300 万元),新增 AR 互动区(如虚拟海洋探险)、儿童戏剧舞台(周末上演绘本剧);

引入孩子王黑金卡店(2000㎡)、奈尔宝亲子餐厅,设置 “亲子休息驿站”(含母婴室、儿童托管),推出 “乐园 + 餐饮 + 零售” 组合套餐,目标亲子客群停留时间从 1.8 小时延长至 3 小时。

2.3生活服务区:智慧便民的社区核心

引入 “智慧菜市场”(参照上海蒙西菜场模式),整合生鲜零售、食材加工(如现场切配)、餐饮堂食功能,实现 “买菜即做饭”;

设置 “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家政预约、家电维修、老年助餐等服务,目标周边 3 公里社区居民覆盖率达 60%。

2.4文化创意区:小众体验的孵化平台

提供 “艺术家驻留计划”(免 6 个月租金),吸引 10 家本土设计师工作室(如手作皮具、非遗刺绣);

打造 500㎡“可变艺术空间”,每月举办 2 场小众展览(如插画展、摄影展),联动小红书 KOL 开展 “文创探店” 活动,目标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 35%。

(二)场景创新:从“空间场景”到“体验记忆”

通过 “互动装置、季节主题、数字赋能” 三维创新,打造 “可打卡、可参与、可传播” 的场景,目标顾客平均停留时间从 1.8 小时延长至 3.2 小时,社交平台曝光量年增长 50%。

1. 互动景观装置系统:科技赋能的体验亮点

主入口 “光影互动墙”:投资 200 万元建设(宽 20 米、高 6 米),采用压力传感技术,顾客脚步触达时触发 “巴渝文化图案”(如大足石刻、重庆火锅),夜间配合灯光形成动态光影秀,目标日均互动人次 1500。

中庭 “声光交响树”:设置 3 棵 10 米高 “仿生树”,通过声音分贝控制灯光强弱(如顾客欢呼时灯光变亮),树下配备儿童互动区(如敲击乐器触发树灯变化),成为家庭客群聚集核心,目标日均使用人次 800。

连廊 “AR 导览地砖”:扫码激活虚拟导游(如卡通形象 “巴小南”),提供店铺导航、优惠推送功能,同时植入 “寻宝游戏”(寻找地砖隐藏彩蛋兑换礼品),目标游戏参与率达 25%。

2. 季节 / 节庆主题场景:动态更新的新鲜感

季节

主题场景

核心活动

商业联动

预算

目标效果

春季

樱花艺术节

户外市集(50 家文创摊位)、花艺工坊

化妆品节(满 300 减 50)、春装发布会

120 万元

日均客流增长 30%

夏季

星空夜游会

屋顶影院(每周 5 场电影)、啤酒花园

夏季促销(服饰满 200 减 80)、夜市

150 万元

夜间客流占比提升至 40%

秋季

丰收创意季

农夫市集(本地农产品)、手作大赛

家电节(满 1000 减 200)、家居展

100 万元

家庭客群停留时间延长 40%

冬季

梦幻灯光节

3D mapping 秀(建筑投影)、圣诞集市

年货节(满 500 减 100)、冬季促销

200 万元

社交平台曝光量超 1000 万次

3. 数字互动空间:提升体验效率与粘性

AR 导航系统:开发 “万达虚拟助手” APP,实现室内精准导航(误差 < 1 米),嵌入 “积分任务”(如打卡 3 家店铺获 50 积分),目标 APP 下载量 10 万次,用户日均使用时长 8 分钟。

智能服务终端:在各楼层部署 50 台 “自助服务机”,支持会员注册、停车缴费、优惠券兑换,同时提供 “客群画像查询”(如周边 3 公里热门餐饮),提升服务效率,目标自助服务使用率达 60%。

数据采集与优化:部署 200 个 AI 摄像头(带热力图分析)、500 个 WiFi 探针,实时采集客流轨迹、停留时长数据,通过云阿云算法生成 “空间优化建议”(如调整某区域休息椅位置),实现场景动态迭代。

(三)细节优化:人性化服务的体验升级

聚焦 “女性、家庭、老年” 等多元客群需求,从设施、环境、服务三方面优化,目标消费者满意度从 3.8 分(满分 5 分)提升至 4.3 分。

1. 女性友好设施:贴心服务的差异化亮点

洗手间升级:投资 100 万元改造全楼洗手间,女性洗手间增设防眩光灯、高清补光化妆镜(每间 3 面)、生理期关怀包(含卫生巾、湿纸巾、止痛药),3-4 层各新增 1 间 “女性专属洗手间”(配备香薰、绿植、休息沙发);设置 4 间 “第三卫生间”(带无障碍设施、儿童马桶、婴儿护理台)。

女性服务中心: 2 层设置 100㎡服务空间,提供免费化妆(每天限 50 人)、美甲体验(消费满 300 元可享)、衣物护理(如熨烫、去球),联动女装品牌推出 “穿搭咨询” 服务(如专业搭配师免费指导),目标日均接待 200 人次,带动女装销售额增长 25%。

2. 家庭友好环境:降低带娃消费门槛

亲子配套优化: 3 层亲子区设置 “儿童托管驿站”(免费托管 1 小时 / 次),配备专业看护人员;增设 10 处 “亲子休息区”(带儿童游乐桌、家长充电座椅),解决 “带娃疲劳” 痛点。

环境适配调整:全场通道宽度不低于 3 米(方便婴儿车通行),电梯内设置 “儿童扶手”(高度 0.8 米),餐饮区预留 20%“家庭座位”(配备儿童座椅、宝宝餐具),目标家庭客群复购率提升 15%。

3. 绿色空间提升:打造 “公园式商业”

投资 150 万元提升绿色环境,在中庭、连廊引入 1000㎡室内绿植(如琴叶榕、龟背竹),屋顶打造 300㎡“空中花园”(含露营休闲区、花卉种植区),设置 “绿植养护体验课”(每周 1 场),目标绿色空间占比从 5% 提升至 15%,顾客对 “环境舒适度” 评分提升 0.5 分。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2025-9-27点击数/观注度 69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