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重庆融创茂项目(一)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重庆融创茂项目(一)

原创  北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针对重庆融创茂的坪效、客群与数字化运营挑战,提出以数据驱动、业态与空间创新为核心的增值策略,通过文旅商业深度融合,旨在打造文商旅新标杆,为行业提供资产优化范本。全文共79200字,由北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重庆融创茂资产增值报告

数据驱动的文旅商业重塑与REITs路径探索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 SWOT 分析及项目现状

三、竞品分析与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与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及客群细分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优化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提升

十、资产优化及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一、市场分析与项目概述

(一)全球商业地产趋势研判:体验化、数字化、证券化三重变革

1. 体验式商业:从“功能消费”到“场景共生”的升级

1.1行业坐标:全球与中国体验式商业发展对比

维度

全球水平(2024 年)

中国头部水平(2024 年)

重庆融创茂现状

差距分析

体验类业态占比

42%(预计 2025 年 45%)

38%(成都大悦城、广州融创茂)

25%(含部分乐园联动业态)

低 13-17 个百分点,缺乏 “乐园 + 商业” 深度协同

“商业 + 文旅” 复合增速

15%-20%

18%-22%(文旅城类项目)

12%(2023 年数据)

低 6-10 个百分点,业态联动性不足

客群停留时间

2.8 小时(东京涩谷 )

2.5 小时(广州融创茂)

1.8 小时(商业板块单独统计)

低 0.7-1 小时,场景吸引力弱

根据国际商业协会(ICSC)2024 年度报告,全球体验类业态占比已从 2020 年的 28% 升至 2024 年的 42%,预计 2025 年突破 45%,其中 “商业 + 文旅”“商业 + 社交” 复合业态增速最快(年增速 15%-20%),远超传统零售业态(年增速 3%-5%)。从区域分布看,亚洲(以中日韩为核心)体验式商业渗透率达 40%,欧美达 48%,重庆融创茂当前 25% 的体验类占比,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存在显著升级空间。

1.2标杆案例双轨解析(全球 + 国内)

案例类型

项目名称

核心模式

运营成效(2024 年)

重庆融创茂可借鉴点

全球标杆

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

垂直分层体验(办公 + 商业 + 观景)

体验类坪效 890 元 /㎡/ 月;游客占比 45%

1. 商业楼层按客群分层定位;2. 观景台与商业消费联动

国内标杆

广州融创茂

“乐园 + 商业” 动线互通

年客流 1000 万人次;商业坪效 620 元 /㎡/ 月

1. 乐园门票与商业消费互斥优惠;2. 乐园衍生品进店销售

1.3落地措施:“乐园 - 商业”深度协同方案

动线交互优化:在雪世界、水世界出口设置 “商业导流连廊”,连廊两侧布局快消餐饮(如蜜雪冰城、乡村基)和乐园衍生品店(如滑雪装备周边、海洋主题玩具),参考广州融创茂 “乐园出口商业坪效提升 30%” 的经验,目标将乐园客群导入商业的转化率从当前 25% 提升至 40%。

场景套餐设计:推出 “1+1” 组合产品(如 “雪世界 2 小时体验 + 商业餐饮 50 元券” 售价 298 元,单独购买总价 358 元),通过云阿云数字化平台实现 “乐园核销 - 商业用券” 实时追踪,预计该套餐年销量达 5 万份,带动商业餐饮营收增长 15%。

2. 数字化驱动:从“数据采集”到“决策闭环”的突破

2.1行业现状:国内头部商业体数字化水平对比

项目名称

数字化模块

运营成效

重庆融创茂现状

龙湖观音桥天街

客流 - 销售 - 会员一体化平台

会员复购率 28%;招商周期缩短至 4 个月

仅实现客流统计;会员复购率 22%

广州融创茂

乐园 - 商业数据互通系统

乐园客群商业转化率 38%

乐园与商业数据割裂;转化率 25%

重庆融创茂(当前)

基础客流热力图 + POS 销售数据

低效铺位识别滞后 1 个月

需搭建 “乐园 - 商业 - 会员” 统一数据中枢

2.2标杆案例:美国 Simon 集团 “算法决策闭环” 拆解

核心算法应用:

铺位定价算法:通过 AI 摄像头实时统计 “铺位前停留人数 - 进店率 - 成交客单价”,动态调整租金(如主通道铺位因进店率高,租金每月上浮 5%-8%),2024 年低效铺位坪效提升 40%。

会员精准营销:基于会员消费记录(如亲子会员高频购买儿童服饰),自动推送 “儿童业态满减券 + 乐园体验券”,会员复购率达 32%(行业均值 25%)。

重庆落地路径:

短期(2025Q1):对接雪世界、水世界的入园数据(如游客年龄、体验项目),与商业消费数据打通,形成 “乐园偏好 - 商业需求” 用户画像,例如识别 “高频体验雪世界的 25-35 岁客群”,推送滑雪装备品牌(如 Burton)优惠券。

中期(2025Q3):上线 “算法推荐系统”,自动向商户推送 “业态调整建议”(如识别 3 层儿童区客流下降,建议引入儿童 DIY 工坊),目标将低效铺位调整周期从 3 个月缩短至 1 个月。

3. 资产增值逻辑:从“租金依赖”到“REITs + 衍生收益” 的拓展

3.1文旅商业 REITs 国内外对比

REITs 产品名称

底层资产

年化收益率(2024 年)

核心收益

来源

重庆融创茂

可参考点

新加坡凯德 CRCT

中国 6 个商业项目(含文旅)

7.2%

租金 + 资产增值 + 广告收入

1. 打包 “商业核心铺位 + 乐园配套商铺” 为基础资产;2. 纳入停车场、广告位的衍生收益

中国中金普洛斯 REIT

物流 + 少量文旅商业

6.8%

租金 + 物业费

1. 优先纳入出租率 95% 以上的稳定资产;2. 通过业态优化提升资产估值

3.2重庆融创茂 REITs 准备措施

资产包梳理:筛选“高稳定收益资产”(1-2F 核心商业铺位,出租率 95%+;雪世界周边配套商铺,出租率 90%+)和 “高增长潜力资产”(3 层儿童区改造后铺位),形成总规模 15 万㎡的资产包,预计 2025 年该资产包年租金收入达 1.2 亿元。

衍生收益挖掘:在停车场新增 “充电桩广告位”(与特来电合作,广告收入按 3:7 分成),在乐园连廊设置 “文旅 IP 广告屏”(如重庆火锅、洪崖洞主题广告),预计 2025 年衍生收益达 800 万元,为 REITs 提供稳定现金流补充。

(二)重庆本地商业市场现状:政策红利 + 区域潜力 + 竞争破局

1. 城市与区域价值:成渝双城经济圈下的 “西部文旅枢纽”

1.1区域发展核心支撑

支撑维度

具体内容

对重庆融创茂的利好

数据支撑(2024 年)

政策红利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 成渝双城经济圈

科学城规划 30 万产业人口,新增中产客群;双城经济圈文旅客流互导

科学城已引进企业 500 + 家;成渝文旅互游人次达 1.2 亿

人口基础

沙坪坝区常住人口 125 万 + 西永板块年增人口 5 万

区域消费需求扩容,减少客群外溢

西永板块 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

交通配套

轨道交通 1 号线 + 成渝中线高铁(2025 年通车)

高铁 30 分钟直达成都,承接跨城文旅客流

1 号线微电园站日均客流 2.8 万人次;高铁开通后预计年增跨城客群 100 万

1.2落地措施:“政策 + 交通” 客流导入方案

科学城企业合作:与科学城入驻企业(如重庆长安汽车研发中心)签订 “员工福利协议”,企业为员工采购 “融创茂商业消费卡 + 乐园体验券”,云阿云提供专属折扣(商业消费满 200 减 50),预计 2025 年合作企业达 20 家,新增客流 50 万人次。

成渝跨城联动:与成都融创文旅城联合推出 “成渝双城文旅卡”(售价 398 元,含重庆雪世界 + 成都水世界 + 两地商业满减券),通过携程、飞猪平台发售,目标年销量 3 万张,带动跨城客群消费增长 20%。

2. 消费基础:文旅客流庞大但转化不足的 “结构性机会”

2.1重庆文旅商业消费数据对比

指标

重庆融创茂(2024 年)

成都大悦城(2024 年)

西安大悦城(2024 年)

差距分析

年文旅客流量

800 万人次

650 万人次

600 万人次

客流基数大,但转化低

文旅客流消费转化率

18%

32%

28%

缺乏 “文旅 - 商业” 联动场景

客群平均停留时间

1.8 小时(商业)

2.5 小时

2.3 小时

商业场景吸引力不足

开业初期峰值客流

40 万人次 / 2 天(2020 年)

35 万人次 / 2 天

30 万人次 / 2 天

初始吸引力强,需提升复购

2.2客群分层精准运营措施

客群类型

核心需求

专属措施

预期成效

科学城产业中产

品质消费 + 家庭休闲

1. 推出 “中产会员权益”(免费停车 + 轻奢品牌 9 折);2. 周末举办 “亲子露营体验”(商业消费满 500 元免费参与)

中产客群消费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

成渝跨城游客

文旅体验 + 特色消费

1. 凭高铁票享 “商业餐饮 8 折 + 乐园门票立减 50 元”;2. 设置 “重庆特色伴手礼专区”(如陈麻花、火锅底料)

游客消费转化率从 18% 提升至 30%

本地年轻客群

潮玩社交 + 夜间消费

1. 每周五举办 “潮玩市集”(引入手作、文创摊位);2. 夜间 20:00 后推出 “电竞主题套餐”(VR 体验 + 饮品)

年轻客群停留时间从 1.5 小时延长至 2.5 小时

3. 区域竞争:西永板块“独大但承压”的差异化破局

3.1重庆主要商业体竞争格局(2024 年更新)

商业体名称

核心客群

体验类占比

坪效(元 /㎡/ 月)

最新动态(2024 年)

重庆融创茂应对措施

龙湖高新天街

Z 世代 + 年轻家庭

40%

580

新增 “电竞主题馆”(面积 2000㎡)

打造 “潮玩 + 非遗” 融合馆(面积 3000㎡),引入韩国 10×10 文创首店

龙湖观音桥天街

中产 + 高端客群

35%

680

引入 LV 快闪店,提升奢侈品业态占比

聚焦 “轻奢 + 本地特色”,引入重庆非遗荣昌陶艺体验店

解放碑环球金融中心

游客 + 年轻客群

20%

520

优化夜间灯光秀,延长运营至 24:00

升级 “长江索道主题连廊” 夜间灯光,联动乐园推出 “夜间游园 + 商业消费” 联票

3.2差异化壁垒构建:“文旅 + 本地文化” 双标签

本地文化场景深化:在商业 1 层打造 “山城巷主题区”,还原重庆吊脚楼、石阶、老茶馆场景,引入 “老重庆火锅馆”(如佩姐老火锅直营店)和 “非遗手作工坊”(铜梁龙灯制作体验),参考成都融创茂 “蜀文化街区” 坪效提升 25% 的经验,目标该区域坪效达 600 元 /㎡/ 月(高于当前 1 层平均坪效 500 元)。

文旅资源独占性强化:依托雪世界(西南最大室内滑雪场)、海世界(含企鹅馆、潜水体验)的独占资源,推出 “季节限定体验”(如冬季 “滑雪 + 温泉” 套餐、夏季 “海洋主题夜场”),将乐园独家体验与商业消费绑定,避免与竞品的同质化竞争,目标乐园关联商业消费占比从当前 15% 提升至 30%。

(三)项目解析:从“文旅配套”到“城市商业枢纽”的演进

1. 项目基本概况:“乐园 + 商业 + 酒店群” 三维生态

1.1项目核心指标表

指标类型

具体数据

备注说明

总体量

22.5 万平方米

含商业 18 万㎡+ 三大主题乐园 4.5 万㎡

总投资

约 500 亿元(重庆融创文旅城整体)

含商业、乐园、酒店群、会议中心

业态组合

商业(200 + 品牌)+ 三大乐园 + 3 座星级酒店

商业含永辉生活超市(渝西最大)、万达影院(渝西最大)、乐高授权店(重庆最大)

酒店群配套

1 座六星级 + 1 座五星级 + 1 座主题酒店(13 万㎡)

含大型商务会议中心(可容纳 2000 人)

交通配套

轨道交通 1 号线微电园站(步行 5 分钟)+10 条公交线路

2025 年成渝中线高铁通车后,距高铁站 3 公里

客群覆盖

本地 30 万居住人口 + 科学城 30 万产业人口 + 全市文旅客群

2024 年总客流 800 万人次(商业 450 万 + 乐园 350 万)

1.2三大主题乐园运营数据

乐园名称

面积(㎡)

年客流量(万人次)

核心体验项目

对商业的带动作用

雪世界

25000

180

600 米滑雪道、冰雕展

带动商业滑雪装备、保暖服饰销售(占相关品类营收 40%)

水世界

15000

120

造浪池、水上过山车

带动商业泳衣、防晒用品销售(夏季占相关品类营收 60%)

海世界

5000

50

企鹅馆、潜水体验

带动商业海洋主题玩具、亲子服饰销售(占相关品类营收 35%)

1.3行业坐标:重庆融创茂在全国融创茂体系中的定位

项目名称

城市

商业面积(万㎡)

年客流量(万人)

坪效(元 /㎡/ 月)

核心优势

重庆项目差距分析

重庆融创茂

重庆

18

800

450

文旅资源最丰富(乐园 + 酒店)

坪效低于杭州、广州项目,体验业态不足

杭州融创茂

杭州

24

1200

680

体验类占比 35%(含冰雪世界)

重庆项目缺乏 “核心体验锚点”(如冰雪世界)

广州融创茂

广州

20

1000

620

首店品牌占比 20%,年轻客群多

重庆项目首店资源少,年轻客群吸引力弱

成都融创茂

成都

16

750

480

本地文化融合深(蜀文化街区)

重庆项目本土文化场景不足

核心差距总结

坪效差距:重庆项目坪效较杭州低 34%,核心原因是 “缺乏高坪效体验锚点”(如杭州的冰雪世界年营收超 2 亿元)。

客群差距:年轻客群占比(35%)较广州低 15%,核心原因是 “首店资源与潮玩业态不足”。

场景差距:本土文化融入度低于成都,核心原因是 “缺乏主题化场景设计”(如成都的蜀文化街区)。

2. 项目发展历程:从落地到升级的关键节点

时间节点

关键事件

运营成效 / 战略意义

面临挑战与应对

2015 年 6 月

重庆融创文旅城项目落地沙坪坝西永

融创全国第 12 个大型文旅项目,填补区域文旅商业空白

西永板块开发初期,人口密度低,需长期培育市场

2017 年 1 月

沙坪坝区将文旅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板块

项目获政策支持,加速建设(36 个月倒排工期)

需协调乐园与商业的动线设计,确保客流互通

2020 年 9 月

重庆融创茂正式开业

开业 2 天客流 40 万人次;首年商业出租率 80%,年客流 600 万人次

体验业态不足(仅 15%),年轻客群占比低(20%)

2021 年 6 月

首次业态调整:引入 5 家儿童游乐品牌 + 主题街区

亲子客群占比从 30% 升至 40%;坪效从 380 元 /㎡/ 月提升至 420 元

数字化运营空白,无法追踪乐园与商业客流转化

2023 年 12 月

面临龙湖高新天街竞争,Z 世代客群流失 15%

商业出租率降至 85%(3 层、5 层空置率 18%);坪效停滞 450 元 /㎡/ 月

招商能力不足,缺乏差异化业态;需引入专业运营商

2024 年 5 月

云阿云深度介入,启动资产优化全案

引入全球首店 1 家(韩国 10×10 文创)、区域首店 5 家;乐园客群商业转化率提升至 22%

需加速空间改造与品牌焕新,应对竞品冲击

2025 年(规划)

数字化平台上线 + REITs 准备启动

目标商业出租率 95%;坪效 560 元 /㎡/ 月;年客流 1000 万人次

需整合乐园 - 商业 - 酒店数据,确保资产合规性

3. 项目战略定位:“成渝双城文旅商业枢纽”

3.1定位内涵与支撑体系

定位维度

核心内涵

支撑资源

落地措施

功能定位

城市文旅消费中心 + 科学城生活服务中心

三大乐园 + 商业 + 酒店群;科学城 30 万产业人口

1. 为科学城企业提供员工福利套餐;2. 打造 “文旅 + 商务” 会议配套(酒店 + 商业宴请)

客群定位

本地家庭客群 + 成渝跨城游客 + 科学城中产客群

轨道交通 + 高铁;乐园独占资源

1. 推出跨城文旅卡;2. 针对中产客群优化轻奢业态

价值定位

资产增值标杆 + 文旅商业运营模板

云阿云算法能力 + 融创文旅资源

1. 搭建 “乐园 - 商业” 数据中枢;2. 推进 REITs 申报,实现资产流动性提升

3.2定位落地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 “成渝文旅商业协同小组”,由云阿云与融创团队联合组成,负责跨城资源对接(如成都融创文旅城合作)、政策申报(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资金)、数据运营(如乐园 - 商业客流追踪),确保定位落地。

资源保障:云阿云投入 “全球品牌资源库”(200 + 品牌)与 “数字化运营团队”(50 人),融创集团配套 “文旅城酒店群资源”(优先承接商业高端客群住宿需求),形成 “品牌 + 数据 + 配套” 三位一体支撑。

效果评估:建立 “定位落地 KPI 体系”(如跨城客群占比、科学城客群消费占比、REITs 资产估值),每季度复盘调整,目标 2025 年实现 “跨城客群占比 30%+ 科学城客群消费占比 25%+ 资产估值提升 20%”。

4.云阿云介入背景与角色:从“问题解决者”到“资产增值伙伴”

4.1介入背景:融创集团“招商 + 运营 + 数字化”三重需求驱动

需求类型

融创集团痛点

云阿云能力匹配

介入契机(2024 年 5 月)

招商需求

面临龙湖高新天街竞争,首店招商困难;3 层、5 层空置率 18%

拥有全球 200 + 品牌资源库(含潮玩、非遗、亲子);“预招商 + 定制化” 模式经验

融创集团公开招标资产优化服务商,云阿云以 “品牌资源 + 算法能力” 中标

运营需求

客流转化低(文旅客流转化 18%);会员复购率仅 15%

有上海、成都项目运营经验,会员复购率可提升至 30%+

重庆项目 2023 年营收同比下降 5%,需提升运营效率

数字化需求

无统一数据平台,无法分析客群动线与销售关联

自主研发 “智慧商业运营平台”,可整合客流、销售、会员数据

竞品(龙湖高新天街)已实现数字化运营,重庆项目面临降维打击

1.2云阿云核心角色:“三驾马车” 驱动资产增值

角色

定位

具体职责

已落地成果

(2024 年 5 月 - 12 月)

2025 年目标

招商主导者

制定招商策略、引入首店与特色品牌;谈判租金方案

引入全球首店 1 家(韩国 10×10 文创)、区域首店 5 家;3 层空置率从 18% 降至 12%

引入全国首店 3 家、区域首店 15 家;整体出租率提升至 95%

数字化搭建者

搭建智慧运营平台、部署客流分析工具;输出算法决策

上线客流热力图系统,识别低效铺位 12 个;会员复购率从 15% 升至 22%

上线租金定价算法;会员复购率提升至 30%

资产优化顾问

制定空间改造方案、租金体系优化;对接 REITs 资源

完成 1 层 “山城印象区” 初步设计;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8%

完成 3 层、5 层空间改造;启动 REITs 申报准备

1.3云阿云介入前后关键指标对比

关键指标

介入前(2024 年 4 月)

介入后(2024 年 12 月)

提升幅度

2025 年目标

出租率

85%

88%

3%

95%

体验类业态占比

25%

29%

4%

35%

文旅客流转化率

18%

22%

4%

30%

会员复购率

15%

22%

7%

30%

租金收入(月均)

810 万元(18 万㎡×450 元)

875 万元(18 万㎡×486 元)

8%

1008 万元(18 万㎡×560 元)

二、本体 SWOT 分析及项目现状

(一)SWOT 拆解:结合云阿云资源 + 外部环境的矩阵化分析

1. 基础 SWOT 拆解升级

1.1优势(S)

重庆融创茂的核心优势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文旅客流基数大,项目年客流达 800 万人次,其中乐园关联客流 520 万,占比 65%,这一数据较重庆欢乐谷年客流高出 20%,为商业消费转化提供了充足客群基础;

二是交通便利性强,项目紧邻轨道交通 1 号线微电园站,该站点日均客流 2.8 万人次,且 3 公里范围内覆盖 10 条公交线路,可高效承接周边及跨区域客群;

三是数据基础扎实,依托云阿云算法平台,累计分析客流数据超 10 亿条,客群画像准确率达 85%,高于 70% 的行业均值,为精准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这些优势,云阿云从两方面进行赋能:

一方面是客流转化优化,借鉴在成都融创茂的 “乐园 - 商业” 转化经验 —— 此前通过联票联动策略,将成都项目的文旅客流商业转化率从 18% 提升至 28%,基于这一成熟模式,目标 6 个月内将重庆项目的文旅客流商业转化率从当前 22% 提升至 30%;

另一方面是品牌资源导入,依托全球 200 + 品牌资源库,优先引入 “文旅 + 体验” 类品牌(如日本万代南梦宫主题店),弥补项目高端体验业态缺口,首年计划引入区域首店 15 家,进一步强化客流吸引力。

1.2劣势(W)

项目当前存在三方面明显劣势:

一是业态老化严重,传统零售占比达 40%,其中服装类占 25%,该品类坪效仅 320 元 /㎡/ 月,低于项目平均坪效 29%;体验类业态占比仅 25%,较杭州融创茂 35% 的体验类占比低 10 个百分点,难以满足当前客群对体验消费的需求;

二是空间利用率低,中庭闲置率 20%,日均闲置时长 6 小时,存在明显的空间浪费;同时,死角铺位(如 3 层电梯末端)共 28 个,出租率仅 60%,按当前租金水平测算,空置铺每月损失租金约 42 万元;

三是会员体系薄弱,项目会员总数 8 万人,但复购率仅 15%,低于 25% 的行业优质项目均值,且会员消费占比仅 35%,远低于龙湖高新天街 55% 的会员消费占比,会员价值未充分挖掘。

针对这些劣势,云阿云制定三项优化措施:

其一为业态重构,制定 “低效业态淘汰清单”,将坪效低于 350 元 /㎡/ 月的传统服装店纳入清退范围,计划 3 个月内完成 15% 低效铺位清退,同步引入高坪效体验业态(如电竞馆,参考云阿云在深圳项目的运营数据,该项目电竞馆坪效达 980 元 /㎡/ 月);

其二为空间激活,复制在杭州项目的 “死角铺位改造经验”—— 此前通过主题连廊搭建与业态调整,将杭州项目死角铺位出租率从 60% 提升至 92%,基于这一经验,目标 4 个月内将重庆项目死角铺位出租率提升至 85%;

其三为会员升级,上线 “智慧会员系统”,系统包含积分兑换乐园门票、生日专属权益等功能,同时参考上海项目 “会员分层运营” 经验(上海项目黑卡会员复购率达 65%),目标 12 个月内将重庆项目整体会员复购率提升至 30%。

1.3机会(O)

项目当前面临三大发展机会:

一是政策红利显著,重庆正推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针对文旅商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包括文化类业态增值税减按 1% 征收、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可获 500 万元运营支持等,为项目业态升级与客流提升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消费趋势契合,Z 世代已占项目客群 35%,且该客群月均体验类消费支出达 800 元,较其他客群高出 50%,体验消费需求旺盛,与项目业态升级方向高度匹配;

三是集团资源倾斜,融创集团 2025 年文旅板块投入增加 20%,计划重点支持 “商业 + 乐园” 协同项目,重庆融创茂作为集团在西南的旗舰型文旅商业项目,可优先获取资源支持。

围绕这些机会,云阿云规划三大落地方向:

一是新兴业态导入,联合重庆非遗协会,引入荣昌陶艺、铜梁龙灯体验店等符合政策扶持的文化类业态,充分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同时打造 “非遗体验区”,结合客群需求测算,预计该区域坪效可达 580 元 /㎡/ 月;

二是 IP 活动打造,联动融创乐园举办 “潮玩电竞嘉年华”,计划每年举办 2 次,参考云阿云在广州项目的 IP 活动经验 —— 该项目单次活动带动客流增长 40%,基于这一效果,目标重庆项目单次活动吸引客流 50 万人次;

三是资产证券化准备,积极争取融创集团资源支持,联合中信证券梳理项目资产包(包含核心铺位租金、乐园配套收入等稳定现金流资产),目标 2026 年启动 REITs 申报,进一步提升资产流动性与增值空间。

1.4威胁(T)

项目运营需应对三大威胁:

一是竞品分流明显,龙湖高新天街 2024 年开业后,已抢走项目 15% 的年轻客群,其中 Z 世代占比 70%,且该竞品潮玩业态坪效达 720 元 /㎡/ 月,对项目年轻客群吸引力较强;

二是消费碎片化,受短视频冲击,客群平均停留时间从 2.2 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单次消费金额下降 18%,客群消费效率降低;

三是租金增长乏力,传统租金模式下,项目年租金增速仅 3%,低于重庆优质商业体 8% 的均值,资产收益增长受限。

针对这些威胁,云阿云制定三项应对策略:

一是差异化定位,避开龙湖高新天街 “纯潮玩” 赛道,打造 “文旅 + 潮玩” 融合业态(如融入非遗元素的潮玩店),参考云阿云在西安项目的差异化经验 —— 该模式使西安项目年轻客群回流率达 35%,目标通过这一定位降低竞品分流影响;

二是场景化留客,在 1 层打造 “山城步道主题区”,还原重庆吊脚楼元素,增强客群场景体验感,参考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 “场景留客” 策略(该项目通过场景优化,使客群停留时间延长后消费金额增长 30%),目标将重庆项目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2.5 小时;

三是收益体系重构,推出 “基础租金 + 增值分成” 模式,如对首店品牌收取 5% 的营收分成,参考云阿云在上海项目的实践效果 —— 该项目通过该模式将租金增速从 4% 提升至 9%,目标以此改善重庆项目租金增长乏力的现状。

2.  SWOT-PEST 矩阵分析

2.1政策环境(P)对 SWOT 的影响及应对

外部政策因素

适配 SWOT 维度

具体策略(云阿云主导)

重庆 “文旅商业税收减免” 政策

优势(S)+ 机会(O)

筛选符合政策的非遗、文化体验类品牌(如荣昌陶艺),协助办理税收备案,降低品牌入驻成本,首年计划引入该类品牌 8 家

首店补贴政策(全国首店 50 万 / 家)

机会(O)

依托全球品牌库,重点对接海外小众品牌(如韩国 10×10 文创),协助准备首店申报材料,目标 2025 年获取首店补贴 300 万元

商业体数字化改造补贴

优势(S)+ 劣势(W)

申请数字化改造补贴(最高 200 万元),用于智慧运营平台升级(如新增 AI 客流分析模块),缩短补贴申请周期至 2 个月

2.2经济环境(E)对 SWOT 的影响及应对

外部经济因素

适配 SWOT 维度

具体策略(云阿云主导)

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 8%

机会(O)

针对中产客群(占比 15%),引入轻奢品牌(如 Coach Outlet),通过算法精准推送折扣信息,目标客单价提升 25%

文旅消费支出占比升至 18%

优势(S)

推出 “文旅消费套餐”(如乐园门票 + 商业餐饮),参考云阿云在成都项目的套餐销售经验(月销量达 1.2 万份)

2.3社会环境(S)对 SWOT 的影响及应对

外部社会因素

适配 SWOT 维度

具体策略(云阿云主导)

Z 世代 “体验式社交” 需求增长

机会(O)+ 威胁(T)

在 3 层打造 “电竞社交馆”(含直播区 + 组队体验区),引入腾讯电竞授权店,目标该区域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 60%

亲子家庭 “一站式消费” 需求

优势(S)+ 劣势(W)

扩大儿童业态至 25%,引入奈尔宝家庭中心(区域旗舰店),配套亲子餐厅,目标亲子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3 小时

2.4技术环境(T)对 SWOT 的影响及应对

外部技术因素

适配 SWOT 维度

具体策略(云阿云主导)

AI 客流分析技术普及

优势(S)+ 劣势(W)

部署 150 个 AI 摄像头,实时分析 “客群动线 - 停留时间 - 消费转化”,算法生成 “低效铺位调整建议”,响应时间缩短至 1 周

数字化核销技术成熟

优势(S)

在 “商业 + 乐园” 联票中采用区块链核销技术,避免假票问题,参考云阿云在广州项目的核销经验(准确率 100%)

(二)项目现状核心问题聚焦:拆解问题根源 + 制定落地措施

1. 核心问题一:资产效率偏低(根源拆解 + 分层解决措施)

1.1问题根源分析

资产效率偏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坪效差距达 1 倍,其核心根源包括动线设计不合理与业态匹配度低。动线设计上,非核心区可达性差,例如 3 层仅 1 部电梯覆盖,导致客群难以有效触达;业态匹配上,非核心区多布局传统零售,与当前客群对体验消费的需求错配。

从数据来看,核心区(1 层主通道)日均客流 4.2 万人次,非核心区(3 层末端)仅 0.8 万人次,客流基数差距显著;同时,非核心区传统零售坪效 320 元 /㎡/ 月,低于体验类业态 58%,进一步印证了业态错配的影响。

二是 3 层、5 层空置率达 18%,核心根源为招商资源不足与空间体验差。招商资源方面,缺乏符合亲子、餐饮客群需求的品牌,无法填补空置铺位;空间体验方面,3 层无主题场景设计,难以吸引亲子客群停留,5 层餐饮缺乏特色,无法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数据佐证显示,3 层儿童业态仅 8 家,较杭州融创茂 15 家的儿童业态数量少 47%,亲子客群吸引力不足;5 层餐饮坪效 410 元 /㎡/ 月,低于重庆龙湖时代天街 580 元 /㎡/ 月的水平,差距达 30%,业态竞争力薄弱。

1.2分层解决措施(含云阿云案例支撑)

针对资产效率偏低问题,按短期、中期、长期分阶段制定解决措施:

短期(3 个月):快速提效

从动线与招商两方面发力动线优化上,在 3 层新增 “亲子主题连廊”,连接电梯口与死角铺位,通过主题化设计引导客群流向非核心区,预计带动非核心区客流提升 50%;招商攻坚上,从云阿云全球品牌库中筛选 10 家高坪效亲子品牌(如奈尔宝),目标 3 个月内完成 3 层 50% 空置铺位签约。

参考云阿云在杭州项目的实操经验,其通过 “主题连廊” 改造,3 个月内使非核心区客流提升 48%;在深圳项目引入奈尔宝后,亲子区坪效提升至 720 元 /㎡/ 月,为重庆项目提供成熟模式参考。

中期(6 个月):业态重构

聚焦低效业态清退与高坪效业态导入清退方面,淘汰 3 层、5 层坪效低于 350 元 /㎡/ 月的传统零售铺位,共 12 个,释放低效空间;导入方面,3 层引入 “电竞体验馆”,结合年轻客群需求,设定坪效目标 800 元 /㎡/ 月;5 层引入 “重庆特色餐饮集群”,如杨记隆府旗舰店,强化本土餐饮特色。

云阿云在上海项目的实践显示,清退低效业态后,铺位坪效平均提升 42%;在成都项目引入特色餐饮集群后,5 层坪效从 380 元 /㎡/ 月提升至 560 元 /㎡/ 月,验证了业态重构的有效性。

长期(12 个月):体系搭建

从长效管理角度,建立 “坪效动态监控系统”,实时追踪各铺位坪效数据,当坪效低于设定阈值时自动预警,确保低效铺位及时调整;同时制定 “租金弹性机制”,将铺位坪效超目标部分与商户进行分成,激发商户提升经营效率的积极性。

参考云阿云在西安项目的经验,搭建坪效监控系统后,低效铺位调整响应时间从 1 个月缩短至 1 周;在广州项目推行弹性租金后,商户配合度提升 60%,为重庆项目长效运营提供制度保障。

2. 核心问题二:业态与客群错配(需求匹配 + 业态落地)

2.1客群需求与业态错配拆解

亲子家庭(25-40 岁):该客群占项目总客流 40%

亲子家庭核心需求集中在儿童体验(如手工、游乐)、便捷餐饮(儿童友好型)及亲子互动空间,但现有业态匹配度低。当前儿童业态仅占 15%,共 12 家,缺乏大型体验店;亲子餐饮仅 3 家,占餐饮业态 10%,难以满足亲子家庭 “一站式消费” 需求。错配后果表现为亲子客群平均停留时间 2.1 小时,低于 2.8 小时的行业均值;复购率 18%,低于项目会员均值 3 个百分点。

Z 世代(18-28 岁):占比 35%  

Z 世代客群核心需求为潮玩体验(如手办、电竞)、夜间社交(如 livehouse、剧本杀)及打卡场景,但现有业态支撑不足。潮玩业态仅占 5%,共 4 家,且无头部品牌引领;夜间业态存在空白,20:00 后仅 30% 店铺营业,无法满足 Z 世代夜间消费习惯。错配导致 Z 世代停留时间 1.2 小时,较龙湖高新天街 2.3 小时的停留时间短 48%;客群流失率达 15%,年轻客群吸引力持续减弱。

中产客群(30-45 岁):占比 15%

中产客群核心需求包括品质消费(如轻奢、高端餐饮)、文化体验(如非遗、艺术展)及私密社交空间,但现有业态严重不足。轻奢业态仅占 3%,共 2 家,无法满足品质消费需求;文化体验业态完全空白,缺乏精神消费场景。错配后果为中产客群客单价 1200 元,低于重庆万象城 2800 元的客单价水平,差距达 57%;消费占比仅 12%,中产客群价值未充分挖掘。

2.2业态匹配落地措施(含品牌清单 + 运营策略)

亲子家庭客群:

业态调整上,3 层将儿童业态占比扩容至 25%,引入奈尔宝家庭中心(区域旗舰店)、儿童非遗体验店(如荣昌陶艺),丰富儿童体验场景;1 层增设 “亲子餐饮区”,引入西贝儿童餐专区、奈尔宝亲子餐厅,满足亲子家庭餐饮需求。

运营策略方面,推出 “亲子会员权益”,包括免费停车、儿童游乐区优先入场等;每周周末举办 “亲子 DIY 活动”,每月 2 场,增强亲子互动粘性。

目标成效为亲子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2.8 小时,复购率提升至 25%,儿童业态坪效达 650 元 /㎡/ 月。

Z 世代客群:

业态调整聚焦潮玩与夜间场景,地下 1 层打造 “潮玩暗黑区”,引入泡泡玛特旗舰店、腾讯电竞授权店,强化潮玩体验;5 层新增 “夜间社交区”,引入 livehouse(每周 5-6 场演出)、剧本杀体验馆,填补夜间业态空白。

运营策略上,联动抖音平台推出 “潮玩打卡挑战赛”,设定曝光量 1000 万次的目标,扩大年轻客群传播;夜间 20:00 后推出 “潮玩套餐”,包含电竞体验 + 饮品组合,提升夜间消费频次。

目标成效为 Z 世代停留时间延长至 2.3 小时,客群流失率降至 5%,潮玩业态坪效达 800 元 /㎡/ 月。

中产客群:

业态调整围绕品质与文化展开,1 层引入轻奢品牌(如 Coach Outlet、MK),满足品质消费需求;4 层打造 “文化体验区”,每月举办 1 场非遗展、1 场艺术展,丰富文化场景;5 层增设高端餐饮,如杨记隆府旗舰店,提供私密宴请空间。

运营策略方面,推出 “黑卡会员专属服务”,包括私人导购、专属停车位等高端权益;与周边企业合作推出 “商务宴请套餐”,拓展企业客户群体。

目标成效为中产客群客单价提升至 1800 元,消费占比提升至 20%,轻奢业态坪效达 750 元 /㎡/ 月。

3. 核心问题三:空间体验单一(场景创新 + 夜间运营)

3.1空间体验问题拆解

空间体验单一主要表现为缺乏主题场景与夜间运营空白,对项目运营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缺乏主题场景:项目采用传统 “店铺 + 通道” 模式,未融入重庆本土文化元素,导致客群记忆点不足,复购率低;同时,缺乏可拍照打卡的特色场景,社交媒体传播效果差,自然客流增长缓慢。

数据显示,项目社交媒体曝光量月均 120 万次,低于龙湖高新天街 350 万次的曝光量,差距达 66%;自然客流占比仅 30%,低于 45% 的行业均值,客流增长过度依赖外部引流。

夜间运营空白:项目未开发夜间消费场景,错失重庆夜间消费红利(重庆夜间消费占比达 45%);同时,单日运营时长短,空间资产利用率低。

具体数据为 20:00 后客流骤降 60%,夜间营收占比仅 18%,低于重庆观音桥商圈 42% 的夜间营收占比,差距 57%;空间日均使用时长 8 小时,低于 12 小时的行业均值,资产闲置情况严重。

3.2场景创新 + 夜间运营措施(含云阿云案例)

主题场景打造:分区域推进场景改造,1 层 “山城印象区” 计划 3 个月内完成吊脚楼风格改造,设置长江索道主题打卡点与非遗手作摊位,融入重庆本土文化;4 层 “空中花园区” 计划 6 个月内利用屋顶空间打造重庆夜景观景台,引入轻食咖啡、露营体验业态,打造高空休闲场景。

参考云阿云在西安项目的实践,其打造 “唐风主题区” 后,3 个月内社交媒体曝光量提升 220%;在广州项目 “空中花园” 开业后,4 层坪效提升 65%。目标成效为项目社交媒体曝光量月均提升至 300 万次,自然客流占比提升至 45%,主题区坪效达 680 元 /㎡/ 月。

夜间运营激活从市集、业态、灯光三方面构建夜间场景夜间市集方面,20:00 后开放中庭 “文创 + 小吃” 市集,设置 30 个摊位,周末增设露天电影,丰富夜间消费选择;夜间业态方面,5 层 “夜间社交区” 延长闭店至 24:00,引入 livehouse 并每周安排 5-6 场演出,强化夜间社交属性;夜间灯光方面,1 层、4 层加装动态灯光秀,20:00-22:00 每小时 1 场,提升夜间视觉体验。

云阿云在上海项目通过 “夜间市集”,将夜间营收占比从 15% 提升至 32%;在成都项目推出 “夜间灯光秀” 后,20:00 后客流增长 80%。目标成效为夜间营收占比提升至 35%,空间日均使用时长延长至 11 小时,20:00 后客流降幅收窄至 30%。

空间复用优化:聚焦中庭与停车场两大空间,中庭空间白天作为客流集散区,夜间改造为市集或活动剧场(如脱口秀演出),提升单日使用频次;停车场改造 200 个智慧充电桩车位,满足新能源车主需求,同时在通道设置重庆文旅广告墙,引入广告收益,挖掘空间衍生价值。参考云阿云在杭州项目的经验,通过中庭复用每月增加营收 28 万元;在深圳项目停车场设置广告墙后,年广告收益达 65 万元。目标成效为中庭月营收增加 20 万元,停车场年广告收益达 50 万元,空间复用率从 60% 提升至 85%。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2025-9-26点击数/观注度 99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