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华商韬略
今晨,港交所公布新三年规划。百年历史,穿越数劫,它总能越活越好。
作者丨包涵
第一次开业,比上海早了4年;第一次接纳“中国概念股”,比纳斯达克早了6年;第一次出卖空制度,比新加坡早了8年;第一次推创业板,比深圳早了10年。
这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都充满存在感的证券交易所。偏居小岛,却一直屹立国际交易所之巅。2019年,它给自己的新目标是,亚洲时区交易所的NO.1。
1891年,香港历史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经纪协会成立。那是英国人自己的金钱世界。
戴着礼帽的洋经纪们,经常站在交易所的马路边就完成了股票交易。它所在的中环雪厂街,因此又被称做大鳄街。
1947年,在合并了香港股份商会后,经纪协会更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但在远东,其风头远不及当时最大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华商所彼时才是十里洋场的金钱汇聚之地,拥有近200家上市公司,一手将旧上海送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宝座。
风水轮流转,它的覆没,成就了香港金融业的崛起。
1949年,国民党撤离上海前夕﹐由华商所改组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被停闭。富商巨贾和失业的股票经纪人们不得已远走香江,带来了珍贵的人才、资本和上市资源。
其中包括后来名震香江的“四大船王”,也包括多家来自上海滩的著名洋行——会德丰1949年将总部迁至香港,太古股份1959年在香港上市,怡和洋行1961年上市……
东方之珠开始闪耀。
60年代,香港GDP几乎以每年9.4%的速度增长。汹涌的热钱在资本市场横冲直撞,不管多冷门的企业,只要发售股份,都能获得超额认购。
1969年,是百年香港股市腾飞的起点。这一年,香港的工厂数激增至12300家,上市公司数量却还停留在多年前的60多家。
10月30日,香港股市交易额创历史地达到4160万港元。采用人手登记的股票经纪人面对着汪洋大海般的交易信息,已无能为力。香港证券交易所不得不宣布,从11月1日起每天休市半天,留出时间给经纪处理业务。
11月24日,恒生指数正式诞生。
12月17日,第一家服务于华人的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成立,普通市民终于得以参与股市。
此后,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也相继诞生,香港正式开启四所鼎立的局面。
在这个殖民色彩浓厚的市场,华人终于有资格与英商分庭抗礼。
交易所多,也有弊端。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1973年股灾,便由此酿成。
70年代初,四家交易所开始了挂牌大比拼。远东交易所老板李兆福放出豪言:有2000万资本额就可在远东所上市,即使是酒楼、茶楼,也可上市。
三年时间,超过200家公司在四大交易所挂牌,滥竽充数者众。不少公司在上市前的一两个月才成立,连资产都是跟董事现买的。
1973年,日日有新股的繁盛表象,迷惑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的整个香港,也推动恒生指数在年初的4个月里从600点飙升至超过1700点。
香港人对炒股发财的欲望写在脸上,在动辄二三十倍的收益下,“辞工全职炒股”、“用大牛(500元港币钞票)点烟”等奇闻屡见报端,开始有媒体用“癫狂”二字形容这个市场。
自由经济体制下,港府无权干预股市,只能在报纸和广播中不停提示风险,将《炒股须知》印成册子在交易所和银行免费派发,但无人理睬。无奈下,港府不得不出动消防处长,以防止火警为由,勒令各证券交易所“疏散人群,留出逃生通道”。
3月9日,狂欢走向极致,恒生指数冲上1774点的历史新高,股市“逃生通道”被彻底关闭。12日,断崖式的下跌毫无征兆地来临。9个月后,恒指狂泻至仅余400点。1974年底,恒指跌到只剩177点。
两年时间,九成市值灰飞烟灭。这一跌幅,超过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股市,至今仍是一条灰色的世界纪录。
四大交易所在期间多次尝试救市,可已回天乏术。数万民众为此倾家荡产,企业倒闭潮翻涌,香港股市至此一蹶不振。
恒生指数再次站稳1700点,已是13年以后的事。
那是1986年,四大交易所正式合并创立香港联交所,成为香江唯一的证券交易所,享有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同年,联交所被正式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成员。
70年代的香港股市充斥着绝望的回忆,可尽管绝望,它仍为未来埋下希望的种子——长江、新鸿基、新世界、周生生等一批如今大名鼎鼎的跨国集团正是在那时上市。这些由华人资本创立的公司,大多依靠地产兴家。多年后,他们当仁不让地取代了英资企业,成为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
香港谋求重生之时,对岸的中国内地也正掀起一场巨变。
内地的对外开放,使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充当“中介人”的香港,首当其冲获益。1987年的全球股灾虽给香港带来冲击,导致联交所停市4天,但未伤及根本。1989年5月1日,为纠正股灾危机,香港证监会成立。15日,恒指站上3309点,联交所正式跻身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之列。
危机感随之而来。
1990年12月19日,在与当年华商所一江之隔的浦东新区,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而为了赶在上海前面拔得头筹,同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已抢先宣布“试开市”。
“双市格局”的横空出世给了香港联交所不小的震动——
从70年代到90年代,香港本土的大中型公司基本已上市完毕,还把香港股市变成了一个受人诟病的“地产市”。联交所本寄望吸纳内地企业资源来壮大和平衡港股,可沪深交易所在此时诞生,无疑令局面大大被动。
它决定主动出击。
1992年,时任联交所主席李业广上书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提出“优质国企”来港上市的方案,唯一要求是要在架构上改组,使之符合国际标准。这一建议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支持。
这次上书,改变了香港股市的命运。
1992年7月,海虹集团(后更名为招商局国际)成为第一家在联交所上市的红筹股。1993年7月,青岛啤酒也作为第一家H股在香港进行交易。内地公司进军香港的序幕至此拉开。截至目前,内资公司在香港股市的融资额已超6万亿港元。
李业广从内地引来的活水,也复活了港股的生机。到2006年,香港股市的日均成交额已从起初的不足5亿,激增至日均300亿;市值也从90年代初的1万亿,突破至10万亿。
在为10万亿里程碑开香槟庆祝这天,刚履新的交易所主席夏佳理坚称:“荣耀属于前任主席李业广,是他努力的结果,我不敢偷功。”
香港回归前夜,红筹股上市潮涌,英资却在酝酿一场史无前例的迁册潮。
早在中英谈判的1983年,怡和就宣布把控股公司的注册地点由香港改为百慕大,并以迁册为由,要求联交所给予上市豁免权,还引发多家英资公司跟风。
多次遭拒后,怡和控股表示从1995年起终止自己在香港的上市,而其子公司置地公司、牛奶国际等也不得不跟随。此间,怡和全系公司市值暴跌37%。
怡和的退出给了华资又一个乘势而起的机会,联交所非但没受影响,恒指还在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一天,以15198点的历史高位收市。
迁册潮至此戛然而止。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还未来得及庆祝,另一场危机又接踵而至。
7月2日,在大鳄乔治·索罗斯的强势做空下,泰铢一天内暴跌20%,并很快演变为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瞬间化为乌有。
香港也未能独善其身。
10月23日,恒生指数创出单日暴跌1211点的历史记录,击穿10000点心理关口。到了1998年8月,在索罗斯对港币的狙击下,银行同业息利率巨幅波动,更使得恒指跌至6544点的历史低位,2万亿港元市值在一年内消失殆尽。
一向不干预市场的特区政府,这次决定迎接挑战,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自己的市场。
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放言:港府必败。
时任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后来回忆:“决定入市前夜,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默默流下眼泪。政府参与市场是个两难的决定。我既做了这决定,便要坚守原则,接受批评……我们的日子是十分艰难的。但我不相信我们香港市民会输。”
8月,在中国政府支持下,特区政府携天量外汇资金进入股市和期市,与国际炒家正面对抗。
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
28日决战日,全球投资者都在屏息观战。国际炒家在这天一上来就疯狂抛售“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大蓝筹,特区政府全部吃进,力挽狂澜。四点收市钟声敲响,恒指稳坐7829点,期指稳坐7851点。
索罗斯战败,特区政府捍卫住了东方之珠的尊严。这一天,香港市场创下790亿港元的日成交额历史记录。
这次惊心动魄的金融保卫战,极大提升了特区政府的声望。也让他们意识到,香港联交所、期交所和中央结算公司如果各自为政,香港的金融安全和发展将无从谈起。
就在香港忙于反击索罗斯时,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已在自家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交易所。1999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也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成新加坡交易所,并酝酿挂牌上市。
亚太的老对手们动作频频,香港自然坐不住了。一个打造综合性交易所的计划呼之欲出。
2000年3月,由李业广牵头,联交所与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后,与结算公司一起合并于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旗下。6月,香港交易所以介绍形式在自家挂牌上市,并给了自己一个吉祥的号码“0388”。
这波操作效率惊人,最终让港交所成为全球首批上市的交易所,比新加坡交易所还快了5个月。
香港股市从此翻开新篇章。
在港交所的官网上,专门有一个页面记录交易所有史以来的里程碑事件。37个里程碑中,有21件发生在2010年以后。
而2010年,正是港交所现任总裁李小加上任的年份。如果算上2018年的三年续约,他将在香港交易所总裁的任上做足12年。这一时间是他前任周文耀的2倍,前前任邝其志的4倍。
严格说来,李小加当年履新的时机并不算好。2003年到2007年间,香港股市走出一轮世纪牛市,但美国次债危机旋即又将港股拖入至暗时刻。2009年3月,恒指跌回11000点附近,牛市以来三分之二的市值被抹杀。
百物萧条中,李小加离开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之位,执掌港交所。
他的内地背景,曾让他在履新之初颇受争议,被认为其并不了解香港。然而上任后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证明他不仅了解香港,还能超越香港自身的经济体量和局限,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去重新审视香港。
于是,在不少香港人还在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头倍感自豪时,他却大胆指出:“香港是一个小市场,以旧经济为主导”,“是一个夹缝中的市场”,“一个稍不努力就会被边缘化的市场”……
港交所确实强敌环伺——在平台影响力上,有纽约、伦敦交易所相制衡;在企业资源上,又缺乏A股的天然优势;亚洲范围内,还有东京、新加坡交易所对其虎视眈眈。
“若想长期存活,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什么都不做。”李小加说。就这样,他为港交所树起了一面改革大旗。改革的主旨,是联通内地。
2011年,在李小加的主导下,港交所决定将开盘时间与内地同步,建议推出“遥距交易所参与者制度”,并取消了港股传统的“显名交易”。
异见纷起。李小加一面微笑着接过抗议者的来信,一面继续决然改革。
“我们太顾虑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却往往忽视不改革的成本与风险,因为后者经常要在若干年之后才会显现,让下一代人付出代价。从我们这一代就应该勇敢地担当起责任。”
港交所2012年收购全球最大的金属定价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2014年推出“沪港通”,2016年推出“深港通”,2017年推出“债券通”。
平均一年一个改革,让它真正实现了与内地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因背靠祖国,它始终在全球交易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8年年初,恒生指数一度创出33484点的历史新高。
前行路上,李小加也有遗憾。2013年,因双重股权结构问题,港交所与阿里失之交臂,眼看后者远走美国。这成了他多年来的心病。
“对于香港而言,丢掉一两家上市公司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丢掉整整一代创新型科技公司就是一件大事,而未经认真论证和咨询就错失了这一代新经济公司更是一大遗憾。”
于是,2018年,港交所祭出25年来最颠覆也最具争议的新股改革方案——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不要求盈利。
效果立竿见影。大批新经济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涌向香港,包括小米、美团、映客、海底捞、中国铁塔……交易所一度出现8家公司同时敲锣的盛况,导致现场锣不够使,摄影师不够使,记者不够使。
2018年,港交所以218家上市公司、2880亿港元的融资额成为全球IPO市场无可争议的双料霸主。而过去十年,在全球IPO市场的较量中,港交所有6年排名第一。
李小加的改革惠及了整个港股,也惠及了作为上市公司的港交所本身。2019年2月27日,港交所公布了2018年年报。年报显示,去年其营收达158.67亿港元,净利93.12亿港元,相比2017年分别增长20%和26%。
在最近英国发布的“2019全球最有价值的十大交易所品牌”中,港交所力压纽交所,升至榜单第二,仅次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2018年,有28家新经济公司登陆港股,数量只占IPO公司总数的13%,却拿走了融资额总量的近一半。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奇特现象——超过75%的新股出现破发。这些破发的股票包括了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小米、美团、歌礼制药、药明康德等独角兽。
相比之下,A股10%的破发率竟也不显得高了。新股如此表现,开始令新经济公司感到踌躇,公众也对港交所的IPO新政产生质疑。特别是在A股科创板即将推出之际,不少公司暂缓了赴海外上市的计划。这也意味着香港市场,乃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都将面临来自上海的挑战。
对此,李小加回应,破发的参照系只是IPO时的发行价,市场自有其调节能力。
而对于破发所反映出的香港新股发行机制的深层次问题,他也坦言,不会回避,将在未来用继续改革来解决。
他说的未来已经到来。2019年2月28日,港交所推出新的三年规划,这也是李小加上任以后的第四份三年规划。
新规划中,港交所提出立足中国、连接全球和拥抱科技三大主题,其最终目标,是将港交所打造成为亚太区最大的上市交易所集团。
对此,港交所做了许多细化的安排。而投资者最关注的,无疑是和市场、特别是和新股发行市场有关的改革——
未来三年,港交所将在2018年新股改革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制度优化,包括简化IPO程序、缩短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周期等;吸引亚太地区和全球大型企业来港做第一上市或第二上市融资;一同研究实施“遥距参与者”,让亚太区券商无需成为香港持牌中介,即可向当地投资者提供香港市场的交易服务;进一步延长股本衍生产品的交易时段、扩大可进行卖空的股票清单等来增加现货及衍生产品的市场流动性;推出A股期货产品;……
“我们要在香港市场的货架上摆上丰富的‘货’,吸引更多的国际上的‘钱’。这些钱不仅能够通过香港投中国,也能通过香港投亚太,这将大幅提升香港市场的流动性。”李小加说。
从吸引中国企业,到吸引整个亚太区的企业来港上市,危机感长存的港交所,一直在推高自己的目标,力求抓住每个机遇。
2006年A股崛起后,港交所就一直被唱衰。但凭借锐意改革的决心和永不满足的态度,它一次次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竞争中突出重围,活得更好。
在最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中心。
这次的三年规划,可能是香港交易所近年来最雄心勃勃的一次立志。
李小加说,实现这些梦想并不容易,需要励精图治,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也肯定会有一些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无法实现的目标。
“但敢想才能敢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参考资料:
1、香港交易所官方网站
2、《香港股史1841-1997》郑宏泰、黄绍伦 东方出版中心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