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情报谍战  
以色列情报战(七):暗杀伊朗核科学家
   日期 2025-9-21 

以色列情报战(七):暗杀伊朗核科学家

原创 李桂松 云阿云智库•情报战课题组

编者按:这场战争没有明确的宣战公告,没有固定的战场,却有着真实的伤亡和深远的战略影响。它发生在德黑兰的街头、纳坦兹的核设施内、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以及网络空间的虚拟战场中。这是一场由间谍、科学家、无人机和网络病毒构成的秘密战争,其行动精确度与破坏力令世界震惊。

一、影子战争的开启

2020年11月27日,一条从伊朗首都德黑兰郊外传出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伊朗核计划首席科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遭遇暗杀身亡。这位被称为"伊朗核武之父"的科学家乘坐的车辆在路上突然遭到乱枪扫射,身中数弹后送医不治。事件发生后,伊朗外长咬牙切齿地指责以色列策划了这次"可耻的懦夫行径"。而这,只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Mossad)对伊朗长达数十年影子战争中的一个缩影。

摩萨德与伊朗之间的暗战已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持久、最复杂的秘密冲突之一。这场战争没有明确的宣战公告,没有固定的战场,却有着真实的伤亡和深远的战略影响。它发生在德黑兰的街头、纳坦兹的核设施内、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以及网络空间的虚拟战场中。这是一场由间谍、科学家、无人机和网络病毒构成的秘密战争,其行动精确度与破坏力令世界震惊。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摩萨德对伊朗的刺杀行动,从历史渊源、组织架构、行动模式,到技术手段、战略影响和道德争议。通过剖析这一系列事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情报战争的特点、非对称冲突的形态,以及中东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摩萨德的行动不仅改变了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轨迹,也重新定义了21世纪情报工作的边界与规则。

二、摩萨德:历史与信条

摩萨德(Mossad),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成立于1951年。虽然历史不长,但作为情报界的后起之秀,摩萨德短时间内就以"人狠话不多"的出色战绩,和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苏联克格勃一道,被当做全球谍海四强

摩萨德的诞生源于以色列深刻的安全危机感。这个成立于1948年的国家,从第一口呼吸开始就面临着被扼杀的命运。摩萨德的首任局长罗文•希洛(Reuven Shiloah)将其核心使命定义为:收集境外情报防止阿拉伯国家发动"第二次大屠杀";将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秘密带回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追击前纳粹战犯;执行总理授权的特殊行动。

摩萨德的行动信条源自《犹太法典》中的一句话:"如果有人要杀你,必须先下手为强"。这一信条在实践中转化为主动出击(Offensive Defense) 的哲学:最好的防御就是到敌人的领土上去战斗。摩萨德还以其另一句格言闻名:"By way of deception, thou shalt do war"(汝必以诡诈而行战争),强调创新、出其不意和心智上的绝对优势。

据2018年以色列记者罗恩•伯格曼推出的《先下手为强:以色列暗杀秘史》中统计,摩萨德进行了2300余次针对性的暗杀。其中有据可查的包括:2008年黎巴嫩真主党首脑穆格尼耶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遭遇汽车炸弹身亡;2010年哈马斯武器运输高管巴胡赫在迪拜酒店中被枕头窒息而死;2013年真主党军事指挥官拉克奇斯在黎巴嫩贝鲁特被射杀;2016年为哈马斯制造无人机的突尼斯工程师祖阿里殒命等。

三、刺杀伊朗核科学家:案例与分析

摩萨德对伊朗核科学家的刺杀行动可以追溯至2010年。当时,伊朗核计划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西方国家通过外交途径和制裁手段无法有效遏制伊朗的核进展。以色列判断伊朗核计划已接近"不可逆转的点",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极端行动。

(一)法赫里扎德刺杀案(2020年)

法赫里扎德之死是摩萨德刺杀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作为伊朗核武发展计划——"AMAD计划"的负责人,他已有20余年领导经验,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伊朗核武计划之父"。他也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15年发表的"伊朗核计划最终评估报告"唯一点名核科学家。

刺杀行动经过精心设计。法赫里扎德的座车在德黑兰郊外公路上行驶时,先是一辆装有爆炸物的货车在附近引爆,迫使车辆停下。随后,多名枪手从埋伏地点冲出,向座车开火。整个行动持续不到三分钟,枪手们随后迅速撤离现场。伊朗调查发现,刺杀使用了远程控制的先进武器系统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刺客的痕迹。

(二)系列科学家刺杀行动

法赫里扎德并非唯一被暗杀的伊朗核科学家。在2010年至2012年间,已有四名伊朗核科学家遭到摩萨德暗杀。这些行动具有相似的模式:

1.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2010年1月):德黑兰大学教授,死于摩托车炸弹爆炸。伊朗后来处决了一名24岁的男子Majid Jamali Fashi,指控他为摩萨德特工,多次在海外接受训练后回国策划了暗杀行动。

2.马吉德·沙赫里亚里(2010年11月):核物理学家,同样遭遇汽车炸弹袭击身亡。

3.达里尤什·雷扎伊内贾德(2011年7月):核科学家,在德黑兰被摩托车手枪杀。

4.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2012年1月):纳坦兹核设施工作人员,被磁吸附汽车炸弹炸死。

表:摩萨德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的主要案例

时间

姓名

职务

暗杀方式

2010年1月

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

德黑兰大学教授

摩托车炸弹

2010年11月

马吉德·沙赫里亚里

核物理学家

汽车炸弹

2011年7月

达里尤什·雷扎伊内贾德

核科学家

枪击

2012年1月

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

纳坦兹核设施工作人员

磁吸附炸弹

2020年11月

穆赫辛·法赫里扎德

核计划负责人

遥控枪击

(三)跨国合作与技术支持

摩萨德的行动往往不单独进行,而是与其他情报机构合作。2010年针对哈马斯首领马巴胡赫的暗杀中,11名摩萨德特工分别持英国、法国、德国和爱尔兰等国的假护照,从不同国家飞抵目标藏匿的阿联酋迪拜汇合。他们分工明确,只用5个小时便用下毒的方式,毫无痕迹地炮制了目标"突发心脏病身亡"的假象,甚至一度瞒过了尸检的法医。

这些行动展示了摩萨德的全球行动能力技术支持水平。从假护照制作到特种毒剂开发,从远程监控到精确打击,摩萨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法赫里扎德案中使用的遥控武器系统,更是显示了摩萨德在暗杀技术方面的创新性。

四、摩萨德的行动模式与技术手段

摩萨德的行动模式经历了从传统人力间谍到技术主导的演变,但其核心原则始终保持不变:精确、可否认性和震慑效应。

(一)传统暗杀手段

摩萨德在历史上使用了多种传统暗杀手段,包括:

1.枪杀:1988年4月,为干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干将阿布•杰哈德,摩萨德特工潜入突尼斯,先用高科技干扰装置切断目标所在地区所有通讯信号,然后破门而入,十几个枪手对着杰哈德连开52枪。

2.炸弹袭击:在法国巴黎暗杀巴解组织代表哈姆沙里时,摩萨德特工在其家的电话机里面装了一个遥控炸弹,在哈姆沙里接电话确认其身份后,引爆将其炸死。

3.下毒:1976年,为报复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领导人瓦迪埃•哈达德策划的法航劫机案,摩萨德经过长时间追踪,根据他喜欢吃巧克力的嗜好,专门定制了一盒产自比利时的高档巧克力下毒送出。这种慢性毒药不会立即让人身亡,而是会诱发类似白血病的症状。哈达德在半年后不治身亡,很长时间外界都以为是病故。

(二)现代化暗杀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摩萨德的手段也不断升级:

1.无人机定点清除:2004年,以色列在公众场合用直升机发射3枚导弹直接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炸得粉身碎骨。其继任者兰提西仅仅上任25天就同样被导弹追魂。

2.网络渗透与虚假信息:摩萨德通过网络渗透获取目标准确行踪,甚至能够提前获取伊朗科学家的日程安排和安保细节。在2025年的冲突中,以色列通过精确斩首行动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多个伊朗军事高层和核学家在首次空袭中丧命,媒体分析认为可能与伊朗内部的情报泄露有关。

3.AI目标筛选:据披露,以色列通过特殊渠道无人机和导弹系统运入伊朗,并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筛选关键打击目标。这种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暗杀的精确性和效率。

表:摩萨德暗杀技术的演进

时期

主要技术

代表行动

特点

1970-1980年代

枪械、炸弹、下毒

天谴行动、巧克力暗杀

人力密集型,近距离行动

1990-2000年代

导弹、直升机

哈马斯领袖暗杀

远程打击,高调震慑

2010年代至今

无人机、网络武器、AI

核科学家暗杀、震网病毒

技术密集型,可否认性强

(三)伪装与渗透手段

摩萨德特工擅长使用虚假身份伪装手段。在2010年迪拜暗杀行动中,特工们伪装成普通游客,穿着网球服、戴着假发,使用伪造的欧洲护照入境。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监视,有人负责行动,有人负责后勤支援,整个行动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

另一种常见手段是策反当地人员。2025年6月,伊朗处决的三名为摩萨德工作的间谍,就是被策反的伊朗本土人员。这些人往往因经济困难或被抓住把柄而被迫为摩萨德工作。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伊朗情报系统存在漏洞,甚至有一名专门打击摩萨德特工部门负责人自己就是双重间谍。

五、伊朗的反制与应对

面对摩萨德的渗透和暗杀,伊朗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加强安保、反间谍行动和舆论反击。

(一)反间谍行动与处决

伊朗近年来加大了反间谍力度。2025年6月25日,伊朗政府处决了三名涉嫌为摩萨德工作的间谍。他们被指控将暗杀工具伪装成酒精饮料带入伊朗,并导致一名关键人物遭刺杀。更早之前,6月21日,伊朗警方抓获了一名摩萨德特工,在其藏匿地发现了大量通讯工具与高科技设备。

自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起军事攻击以来,伊朗已逮捕超过700名间谍,其中部分是伊朗籍人员充当摩萨德的"线人"。这些逮捕行动集中在克尔曼沙阿和伊斯法罕等关键省份。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称,这些间谍活动极其猖獗,涉及操控无人机侦察、自制爆炸装置、拍摄军事基地照片及向以色列传递机密信息。

(二)安全漏洞与脆弱性

伊朗的安全体系存在多个脆弱性,使其难以有效防范摩萨德的渗透:

1.经济困境:多年来,国际经济制裁让伊朗经济雪上加霜。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4年伊朗通胀率飙升至42%,年轻人失业率超过30%。在经济困顿下,普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保障,极易成为敌方"糖衣炮弹"的目标。

2.边境管控松懈:伊朗拥有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等国接壤的漫长边境线,管理难度极大。以色列间谍常利用这些边境漏洞,将暗杀装备、通讯器材藏匿于货物、行李甚至人体内偷渡入境。

3.情报系统缺陷:前伊朗总统内贾德透露,伊朗情报系统存在漏洞,甚至有一名专门打击摩萨德特工的部门负责人自己就是双重间谍。他还称,情报部门中至少有20名成员向摩萨德提供了情报。

(三)技术防御与网络安全

伊朗也试图提升技术防御能力:

1.加强核设施安保:伊朗为核科学家提供了更加严密的安保措施,包括改变出行路线、使用装甲车辆和保镖团队。然而,这些措施往往仍不足以应对摩萨德的精密行动。

2.网络防御建设:伊朗成立了网络部队,试图防御来自以色列和西方的网络攻击。然而,技术上的差距使得伊朗难以完全防范先进的网络武器。

3.无人机监测与打击:伊朗在重要设施周围部署了无人机监测和打击系统,试图防范以色列的无人机袭击。在德黑兰街头,警方缴获了超过一万架非法无人机,显示间谍活动已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

六、战略影响与道德争议

摩萨德的暗杀行动不仅具有战术上的效果,更产生了广泛的战略影响和道德争议。

(一)对伊朗核计划的影响

摩萨德的暗杀行动显著延缓了伊朗核计划的发展。通过消灭关键科学家,伊朗核计划失去了核心知识库和技术领导力。每位科学家的死亡都意味着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损失,这种损失无法通过简单替换人员来弥补。

此外,暗杀行动对伊朗科研人员造成了心理震慑效应。许多科学家害怕成为下一个目标,甚至有人拒绝参与核计划相关项目。这种恐惧导致伊朗核计划的人才招募和保留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暗杀行动也可能产生了反效果。一方面,它增强了伊朗政权内部的强硬派立场,他们认为以色列的行动证明了伊朗必须拥有核威慑能力。另一方面,暗杀促使伊朗改进了核设施的安保措施,并将其核计划更加分散和隐藏起来,增加了后续监控和打击的难度。

(二)地缘政治影响

摩萨德的行动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

1.美国-以色列关系:摩萨德的行动往往得到美国的默许或支持。美国国务院公开承认,向以色列提供了先进的情报分析工具,能够精准定位伊朗重要目标。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以色列使用的间谍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由美国企业制造,甚至能突破伊朗防空系统。

2.地区对抗升级:暗杀行动加剧了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的对抗。伊朗通过支持真主党、哈马斯等组织对以色列进行反击,导致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3.国际法与主权挑战:摩萨德在伊朗领土上的行动被视为对伊朗主权的严重侵犯,挑战了国际法和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的基本原则。这为其他国家类似行动创造了先例,可能导致全球间谍活动的进一步升级。

(三)道德与法律争议

摩萨德的暗杀行动引发了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1.法外处决:批评者认为,这是国家授权的法外谋杀,未经审判就直接剥夺生命,挑战了现代法治社会的"程序正义"原则。无论目标多么罪大恶极,这种做法都开创了危险的先例。

2.连带伤害:暗杀行动往往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在2008年针对真主党领导人伊马德•穆格尼耶的刺杀中,炸死了他的保镖和无辜的路人。这种"附带损伤"在道德上难以正当化。

3.报复循环:暗杀行动可能陷入冤冤相报的暴力循环。以色列杀死一名领导人,对方就会拥立两名更激进的新领袖。这种"以暴制暴"的模式似乎陷入了自我延续的循环,将和平推得越来越远。

以色列的辩护则基于生存现实主义:"当我们唯一的替代选项是等待下一次大屠杀时,道德讨论就显得苍白无力。"在他们看来,国际法和外部世界无法或不愿保护犹太人,自我保护就成了最高道德准则。

七、结论:影子战争的未来

摩萨德对伊朗的刺杀行动代表了现代冲突形态的重要演变——从传统军事对抗转向灰色地带的影子战争。这种战争没有明确的开始或结束,没有前线后方之分,也没有明确的交战规则。它发生在物理和虚拟空间,采用传统和高科技手段,目标既有人员也有基础设施。

未来,这种影子战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和技术化:

1.人工智能与自动化:AI将使目标识别和行动规划更加精确和高效。自主武器系统可能在未来暗杀行动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进一步减少人员参与和风险。

2.网络与太空领域扩展:网络武器将继续进化,可能针对更广泛的基础设施。太空系统可能成为新的战场,卫星网络成为监控和攻击的平台。

3.生物技术与基因武器:新兴生物技术可能被用于开发更隐蔽的暗杀手段,如基因特异性武器或难以检测的生物制剂。

4.反制技术的进步:伊朗和其他国家将加强反间谍和技术防御能力,开发更先进的探测和防护系统,保护高价值目标。

摩萨德与伊朗的影子战争揭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残酷现实:在绝对安全与绝对道德纯洁性之间难以两全。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身的历史和处境,在这条光谱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以色列,因其独特的历史创伤和现实威胁,选择无限偏向安全的一端。

这场影子战争没有胜利者,也没有终结之时。只要以色列感受到生存威胁,只要伊朗继续追求核能力,摩萨德的"全球追杀"就将继续下去。在这场战争中,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旗帜飘扬的占领,只有无声的监控、精确的打击和无尽的猜疑。它是21世纪冲突的缩影,也是人类技术与伦理博弈的体现,提醒着我们安全与自由之间永恒的张力。


   关注 32    返回
以色列情报战(八):以美联盟空袭伊朗核设施
以色列情报战(六)暗杀苏莱曼尼的背景、过程与地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